语文课文故都的秋教案

时间:2021-08-31

  教学目的:

  1、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全文熟悉,作者和背景,

教学步骤和过程:

一、课前引入

  1、中国的古诗文里,有很多颂赞秋的文字。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指名背诵有关秋的诗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主席《沁园春·长沙》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杜甫《登高》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

  这些诗句有的昂扬,有的悲凉,有的清新,有的沉郁。这和作者的个性、情趣和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那么,郁达夫眼里的秋又会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著名的散文--《故都的秋》。让我们循着作者细腻的笔触去细细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 故都 " 二字表明描写的地点,作者用 " 故都 " 而不用北平或北京,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清、静、悲凉。

  " 秋 " 字确定描写的内容,文章围绕 " 秋 " 之景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思想感情--以情驭景,以情显景。

  2、关于作者及其背景

  本文是郁达夫 1934 年写的一篇著名的散文。当时,由于***白色恐怖的威协等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即使偶有创作,文章的思想感情亦较为低沉。虽然如此,作者所写的文章常常能做到疏朗不羁的行文与精到细腻的笔触相结合。本文就是一篇代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二、听朗读录音。(十分钟左右)

  1、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讲作者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哪几个词说明?

  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明确:"清"--清闲 恬静安谧

  "静"--细腻 幽远 幽静深邃

  "悲凉"--落寞 衰弱 萧条

  2、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文章的基调。"清净"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境,"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从结构上说这种对秋的概括的说法是文章的总起部分,也是文章的线索所在。

  3、作者在写北国之秋时也写了南国之秋,那么,作者笔下的南国之秋有何特色?

  分小组讨论,选取一名发言。

  与这三个词相对应的是在写江南之秋的感受中使用的另三个词:"慢"、"润"、"淡"。 这个对比,烘托出故都的秋与众不同的特色,也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此处可用几个问题来启发学生回答。

三、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并体会课文的"清、静、悲凉"的意味。

四、课堂自学:文中,作者选用了北平特有的哪些秋景来写?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点来写?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分析鉴赏引导

教学步骤和过程:

一、根据上节课的自学,进一步感知课文,明确本文如何写景及"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一)、讨论本文所写的景色

  1. 思考:文中,作者选用了北平特有的哪些秋景来写?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点来写?

  2. 初步感知课文,分工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努力读出清、静、悲凉的味道来。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两个问题。

  方法:采用学生单人朗读、齐读和教师范读的'方法。师范读"秋槐"段。

  3. 提问:作者选用了哪些独特的秋景?请用五个字概括,以"秋"字打头。

  (同桌讨论回答)秋花的蓝朵、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雨的奇味、秋果的奇景。

  提问:作者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点?(讨论回答)

  (1) 秋花的蓝朵(颜色)

  提问:作者为什么认为"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为佳"?

  明确:冷色调,更适合表现"悲凉"。

  提问:作者不是还喜欢枣树吗?枣子到了秋天不是红的吗?

  明确:作者喜欢的是"淡绿微黄"的枣子,仍以冷色为主。

  (2) 秋槐的落蕊(感觉)

  提问:作者调用了哪些感觉来写秋槐?有何效果?

  明确:视、听、触、嗅。 使景物更加形象生动。

  (3) 秋蝉的残声(声音)

  (4) 秋雨的奇味(过程、言行)

  (5) 秋果的奇景(形、色)

  4. 提问:这五种景物彼此有无什么顺序可寻?体现了散文的哪一个重要的特点?

  5. 分组讨论:对景物的描写是如何紧扣"清"、"静"、"悲凉"来进行的?

  清 静 悲凉

  秋花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破屋;破壁;牵牛花的蓝朵

  秋槐 气味也没有,丝纹细腻清闲;声音也没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秋蝉 衰弱的残声

  秋雨 秋 雨 凉(触觉);息列索落(听觉);灰沉沉的天空(视觉)、凉闲人 咬、立、答(行动);缓慢悠闲的声调(声调);悲叹(神态)

  秋果 淡绿微黄的颜色

  提问:驯鸽的描写使用了什么手法?找出其他类似用法。

  明确:以声衬静。 雨声、蝉声、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