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教案

时间:2021-08-31

蜜蜂的教案

蜜蜂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内容。

  2.默读课文,说说受伤的蜜蜂是怎样修补翅膀重新起飞的。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蜜蜂锲而不舍精神的赞美。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理解蜜蜂是怎样修补翅膀重新起飞的。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这是什么?

  2.说到蜜蜂,你想到了什么?

  3.说实话,其实我不太喜欢蜜蜂,因为我小时候曾经被它蜇过一回,但是后来听老人说蜜蜂轻易不蜇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蜇,一蜇它自己就耗尽了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就原谅它了。可是从此看到它,总觉得心里有疙瘩。直到我看到了这篇文章,(板题)才知道自己对它了解得太少。

  4.相信大家在读完课文后,必定会对它有新的认识。

  二、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课文。

  1.在整个故事的发展中,我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2.学习2-5自然段

  (1)你是从哪看出作者的厌烦?

  重点:理解词语锲而不舍

  指导读出我的不耐烦、厌恶之情

  你看到一个怎样的作者,一只怎样的蜜蜂?

  (2)小结: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我先是赶它,然后拍它,接着踏它,最后还使出全部力量碾它,恨不得置它于死地。可这只蜜蜂却没有丝毫的胆怯和退缩,它两次从土里钻出来。

  3.学习6-11自然段

  (1)我再也不想去伤害它,我心中充满疑问,我开始静静地观察它,我看到了什么?蜜蜂做了什么令我感动?

  默读6-11自然段,同座合作补充板书。

  指名回答。

  (2)它是怎样修补自己的翅膀的?

  划记修补过程中的动词,完成填一填。

  (3)被修补的翅膀伤得怎样?从哪看出很严重?

  (4)尽管伤得这么严重,但它仍然(引读填一填)

  (5)师引读9-11自然段。

  (6)读完了蜜蜂振翅起飞的经过,你想对蜜蜂说什么?

  (7)这可爱的小生灵折服了我们,同时也折服了作者,从哪可以看出?

  (8)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引入原名《翅与祷》

  三、总结

  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两次钻出来

  不怕困难

  蜜蜂 一次又一次 修补翅膀

  坚持不懈

  三次试飞

蜜蜂的教案2

  一、教学要求:

  1、默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实验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3、学习作者观察、思考和实验的方法,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重点:

  作者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三、教学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四、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蜜蜂的资料,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读读《昆虫记》这本书。

  五、教学时数:1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蜜蜂》。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学生自由发表各自的想法。)

  2、读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作者提出了一个关于蜜蜂的什么问题,让我们读读阅读提示。

  〈二〉、自读课文,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把有关的语句画来来。

  2、自由组合或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了解作者实验的经过。

  (1)、把捉来的蜜蜂放在一个袋子里。

  (2)、在捉来的蜜蜂的背上做白色的记号。

  (3)、在两里远的地方放飞。

  (4)、检查蜂巢。

  〈三〉、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1、学生就学习小组中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并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及依据。

  2、从作者的做法里,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呢?

  (1)、(勇于探索的精神)文中哪些地方给了你这么深的感触呢?(从“虽然手被蜜蜂刺了好多下,但我一直坚持着”可以看出。)

  (2)、(对问题考虑得很周密)具体表现在文中的哪些地方?

  1)、捉自家花园的蜜蜂,为的是便于观察。

  2)、做白色记号,是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抛弃的。

  3)、在两里外放飞是为了了解蜜蜂认不认得回家的路。

  (3)、(对蜜蜂的喜爱之情)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先读给同桌听。读时教师适机点拨,体会作者对蜜蜂的喜爱之情。

  1)、刚放飞时,恰巧起风了,作者观察到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这时,作者想蜜蜂怎么可以眺望到遥远的家园呢?说明作者担忧蜜蜂找不着家。

  2)、第二天检查蜂窝时又看到15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想到:“尽管它们逆风而飞,尽管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回来了。”这是一种我们人类所缺少的本能,体现出作者对蜜蜂认路本领的赞叹之情。

  这些地方要多读,读出感情。

  3、课文中哪些语句是写实验结果的?指名朗读。(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对“本能”一词你是怎么理解的,能举些例子说说吗?

  〈四〉、归纳小结。

  1、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2、谈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受到什么启发?(鼓励学生在畅谈感受的基础上,加以归纳。如,周到严密、多想多思、勇于探索。)

  〈五〉、拓展作业。

  你熟悉哪一种小动物,它有什么习性?做个小实验来证实。验证过程中要做到多观察、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