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国家-巴西”教案设计(2)

时间:2021-08-31

篇三:巴西(公开课)

  第六节 巴西

  【教学目的】

  知识要求:

  1、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识记巴西主要城市。

  2、掌握巴西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巴西主要经济作物及矿产 能力要求:

  1、通过读图认识巴西地形和气候,初步学会分析巴西热带雨林的成因及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思想要求:

  通过对亚马孙河流域开发与保护的了解,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树立保护全球环境的观念。

  【教学重点】

  1、巴西地形和气候;亚马孙河及热带雨林保护;巴西主要农产品及矿产;巴西主要城市分布。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析热带雨林的成因,及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媒体】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投影:巴西国旗及巴西足球比赛图片

  2、提问: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

  3、导语:巴西的国旗球王贝利等

  今天我们就来走近巴西,看看充满魅力的巴西。

  板书: 巴西 ▲二、讲授新课

  1、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认识巴西的地理位置 (学生读图探究)

  2、提问: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个温度带?

  板书:巴西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

  3、板图并引导学生认识巴西地形:巴西轮廓及赤道、南回归线、西部安第斯山脉、亚马孙河、伊泰普水电站

  ●学生板图(在图上标出安第斯山脉、A亚马孙平原、B巴西高原) ●提问:A地是什么景观? 板书: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

  ●提问:B地是什么景观? 板书:热带草原(或热带稀树草原)

  4、过渡:为什么这两个地方发育着不同的景观呢?

  【启发学生讨论并发表意见】请同学们根据图分组讨论为什么在亚马孙平原上会形成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赤道低压带多对流雨)

  5、投影亚马孙热带雨林被人为毁灭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

  ●为什么保护热带雨林已成为全球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

  角色扮演探究:学生阅读政府官员、热带丛林土著居民、世界环保组织官员、开发商等角色发言,讨论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问题。

  教师小结:同学们,巴西是发展中国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国家。学习的过程就是了解世界的过程,也是学习别国经验,吸取他国教训的过程。通过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要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不误,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问题,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进一步深入探究。

  小结、板书:热带雨林-------“地球之肺”-------调节气候

  6、学习巴西农业

  ●提问:巴西大部分地区在哪个热量带上?巴西有哪些自然条件适于发展农业? (答:湿热沃土,热带)

  ●结合我们以前学过的非洲、东南亚的知识,你觉得巴西能够种植哪些作物? (答:咖啡、甘蔗、可可等)

  ●巴西农产品或经济作物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有哪些,阅读课本回答(板书:咖啡、香蕉、剑麻、蔗糖)

  7、学习巴西工矿业:

  阅读《巴西工农业和矿产》图,看巴西分布最多的是什么矿产?建立了什么为主的工业体系?(板书:铁矿---钢铁)

  8、巴西水力资源

  ●巴西水力资源丰富,阅读课本中关于亚马孙河的介绍,认识世界第一大河。 ●在地图中找出巴拉那河,并找出巴西和巴拉圭共同建造的大型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结合资料认识。

  9、巴西人口和城市

  结合课本回答:巴西的人口集中在哪里?

  探究:为什么在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人口稀少?

  讲解:巴西90%的人口集中在东部沿海,尤其是在东南部沿海。这里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的一千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

  【板图】圣保罗、里约热内卢

  讲解:针对人口过于集中于东南部的状况,巴西决定开发中西部地区。

  【板书】开发中西部 首都:巴西利亚(中部)

  ▲三、课堂练习(略) ▲四、课堂小结:

【“走进国家-巴西”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走进纽约》 教案设计

2.《走进信息世界》的教案设计

3.关于《走进丽江》的教案设计

4.走进高三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5.走进新天地美术教案设计

6.走进文化生活教案设计

7.初一地理《巴西》的教案设计

8.巴西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