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读书课件

时间:2021-08-31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2、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加强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理解,激发其对读书的思考和热爱。

  【教学难点】

  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整理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收集的资料。

  2、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关于读书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林海音爱读书,因而她有窃读的乐趣;与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更觉读书有益处;作家的经历,让我们领悟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更坚定了与书为伴、以书为侣的信念。的确,书籍是智慧的工具。正如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好书使人开卷时有所求,而闭卷时有所得。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交流一下读书的乐趣吧!

  【通过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简要回顾,和教师的激情导入,再一次激发学生读书的愿望。】

  二、分组准备

  1、读读课本上的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提示小组讨论内容:

  说说你在读书的过程中,有什么难忘的故事想告诉大家;你采访过身边的哪些人,有什么收获;你知道哪些名人读书的故事?你赞成看‘闲书’吗?为什么?

  3、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和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话题交流,既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以人为本,给学生已自主空间,又引发了学生交流的愿望。  】

  三、谈一谈

  1、你爱读书吗?爱读什么书?

  2、在你读书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难忘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讲之前对学生提出听的要求,听后组织学生评说)

  3、这段时间大家采访了不少人,了解了他们读书的一些情况,谁来汇报一下自己的收获?

  【通过巧妙地引导学生的畅所欲言的说和认真地倾听别人的发言,把课堂引向精彩,课堂定会呈现出许多的精彩亮点。】

  4、关于读书的方法,你们有些什么见解吗?

  ⑴ 边读边思考。

  ⑵ 抓住重点内容。

  ⑶ 学会精读和略读。

  ⑷ 学会做读书笔记

  【谈读书体会,获得读书方法,受益终生。】

  5、你们知道怎么做读书笔记吗?

  ⑴ 摘录式。

  ⑵ 体会式。

  ⑶ 提纲式。

  ⑷ 批注式。

  ⑸ 书签式。

  四、讲一讲

  在本单元的实践活动中,大家搜集了一些名人读书的故事,现在你们就把自己觉得最有趣、最有价值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吧!

  (学生讲完后,师生共同评价,评选出讲故事能手)

  五、辩一辩

  1、明确辩题:

  看“闲书”是否有益?

  正方观点:看“闲书”有益。

  反方观点:看“闲书”没有益处。

  2、选择辩题,确定辩论方:

  (每方由三名辩手组成。)

  3、进行辩论:

  教师提出要求:

  表明自己的观点要有理有据,要尊重对方同学。

  4、总结辩论情况:

  指出本次辩论的成功之处,提出今后辩论要注意的地方。

  【在明辨中澄清事实,在争论中发展语言,点燃学生思维之火,是学生思维变单一为发散,变平面为立体,便一元为多元。】

  六、总结评价(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

  1.自我评价:自己在这节课中发言是否踊跃,表达是否清晰,态度是否大方,思维是否敏捷,与同学的交流、合作是否积极等。

  2.学生评价:你认为这节课谁的表现最佳?为什么?

  3.教师评价:总结本节课中学生突出的优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多渠道,多角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热爱读书课件2

  内容简说:

  本节课尝试“群读类学 自主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教学内容包括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钟楼读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窃读记》、《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的长生果》及人教版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五年级第一册“倾听不同的声音”“领略大师智慧”“读书伴我成长”三个模块的文章。这些课文围绕同一个主题“读书”组成“群”。教学拟采用“1+x+y”的模式,即教师引领精读一篇《钟楼读书》,小组合作略读三篇《窃读记》、《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的“长生果”》,个人自主泛读一个模块的文章。《钟楼读书》介绍了作者在钟楼读书的经历,表达了作者爱读书、乐读书的情感。《窃读记》生动地描绘了作者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走遍天下书为侣》告诉我们要以书为伴,终身学习。《我的长生果》通过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通过“群读类学”的形式,将鄂教版课文与人教版有关文章有机整合,体现由单篇课文到多篇文章的拓展阅读,把课外阅读引入课堂,使教学内容向外开放,无限延展。让孩子们有足够的阅读量的支撑,以此彰显少做练习多读书的思想,强化师生的课程资源意识。

  通过这一群文的学习,继续引导学生在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揣摩作者的写作顺序和典型的写作特点,培养主动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和习惯,享受读书的乐趣,交流读书的收获,总结提炼读书的方法。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力争让学生对读书充满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把读书作为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使读书成为成长的需要。

  学情分析:

  通过近两年的悉心培养,我班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课堂中的倾听、朗读、表达、合作、互动、记笔记等方面均训练有素,具备了较强的语文学习能力。尤其是班级读书氛围浓厚,学生阅读面较广,并且具有较快的阅读速度,这为本节课计划用60分钟完成“1+3+6”的阅读模式提供了可能性。加之,本次群读的主题是“读书”,正是学生喜欢的话题。我班又为电子书包试点班级,为群读材料提供了载体,具备了实施这种全新课型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