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2)

时间:2021-08-31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李白在《月下独酌》里说: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在这 里, “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

  苏轼在《水调歌头》里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在这里, “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的一种载体。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 “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 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 年随家定 居扬州。1916 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更名“自清” ,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 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 年发表的长诗《毁灭》 ,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4 年出 版诗与散文集《踪迹》 ,1925 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1928 年出版 散文集《背影》 ,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1948 年 8 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 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

  2、借助注解和词典,弄清以下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幽僻、蓊蓊郁郁、弥望、袅娜、宛然、凝碧、斑驳、峭楞楞

  3、借助注解和词典读懂《采莲赋》 。

  (二)信息筛选 播放录音(或教师朗读)

  1、学生边听边思考如何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

  明确: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 :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 (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2-6) :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 (主体)

  第三部分(7-10) :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 (偏重抒情)

  (三)合作探究

  师生共同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 明确: 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以及流水。层 次井然,形象精确。——这是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以上是顺序特点,细分析,还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 。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 “静”不过 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B.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所谓“可想” ,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 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四)能力提升

  学生自己阅读第五段,合作讨论作者在这里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明确: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乳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 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 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文章写“黑影”和“倩影” , 也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 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五)分析鉴赏

  1、第五段“酣眠” “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明确: “酣眠”比喻朗照, “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该联 系作者的心态来看, 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 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 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 他做不到投笔从戎,他要寻找安宁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

  2、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 “铺” ,其好处是什么? (解答这个问题,不妨请学生把“照”和“铺”字代入句中读一遍,学生就知道了。

  明确: “泻”是承上面比喻句“如流水一般”而来的, “泻”字有向下倾的势态。 “照”字和“铺” 字就没有这个效果。

  3、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明确:这是使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光与影是视觉形象,作者却用听觉形象来比喻,这就是通感的一种, 其相似点就是和谐。 第四段写荷花的缕缕清香, 微风传送, 像远方飘来歌声一样动人心怀, 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有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这也是通感,把嗅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它们之 间的相似点就是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

  三、课堂小结

  所谓“意境” ,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 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 感。 《荷塘月色》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它具有一种意境美。

  四、作业设计

  背诵第四、五、六段。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学生背诵 4-6 段,教师强调“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 你知道这是什么修辞吗?

  二、文本解读

  (一)合作探究 指导学生理解“通感”的特点及其作用。 明确:通感:就是人的各种感觉之间的交流、沟通、转移。钱钟书先生说过, “在日常经验里,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 可以不分界限。 颜色似乎会有温度, 声音似乎会有形象, 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 《通感》。 ) 例如: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

  A.本体——花香(嗅觉)喻体——渺茫的歌声(听觉) B.作用: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生动形象。

  C.相似点:立于微风中嗅馨香(时有时无)——听远处高楼传来的歌声(时断时续) 再如: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

  (二)能力提升

  1、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哪些?

  明确: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 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八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十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2、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怎样变化的?

  明确: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 子,于是就想去看看,沿荷塘的路平常是有些怕人的,但今晚却很好,我可以享受这无边的荷香月色。荷塘月色的确很美,月光下的荷塘美景清幽淡雅,荷塘上的迷人月色朦胧和谐,令人心醉。荷塘四周非常幽静,只有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最热闹,而我什么也没有。忽然又想起采莲的事情 来了,那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采莲令我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回到了家里。有人把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是很贴切的,但作者 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

  (三)分析鉴赏

  1、第六段写“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明确: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情而不得,当然伤感。

  2、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3、第十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 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 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 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 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 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 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 也形成对立、 转化。

  三、课堂小结

  这篇作品获得人们特别赞赏的原因,就在于它写景特别工细。朱自清在表现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这两个组成部分的时候,还进一步作更精细的分解剖析,把这两个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许 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写并且从景物观赏者的视觉、嗅觉、听觉,以及景物的静态、动态等角 度,写出它们的种种性状,从而把景物表现得格外细腻。

  四、作业设计

  研究性学习参考论题。 请你就以下论题中的一个或另拟论题,从网络上寻找有关资料,写出你的研究结果。

  1、走近朱自清

  2、朱自清为什么“不宁静”?

  3、谈《荷塘月色》的写景艺术

  4、谈《荷塘月色》的感情线索

【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相关文章:

1.高一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

2.苏教版高一必修二《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3.必修二《采薇》教案

4.必修二采薇教案

5.必修二离骚教案

6.必修二《离骚》教案设计

7.高一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原文

8.《荷塘月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