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的教案(2)

时间:2021-08-31

我是什么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2.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10个生字,知道“我”是什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言揭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是怎样变化的吗?你们知道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雹是怎么形成的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将会把这个答案告诉你。板书课题:我是什么。

  二、新授:

  1.自读课文,划出本课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情况。

  注意下面几个字的读音:

  助:翘舌音。不要读成z)

  冲:翘舌音。不要读成c#ng

  灾:平舌音。不要读成zh1i

  3.学生质疑。

  4.记忆字形。

  1)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忆字形,比比谁的方法好。

  2)学生互相交流识字方法,教师从旁点拨。

  可以用熟字加偏旁记字法来记:晒、飘、冲、助、灾

  会意法记字;浮、温

  5.书写指导。

  飘:左高右低,“风”的起笔点与左上“ ”的“横折”一边高。

  帮:三个部件要写得紧凑。

  害:第七笔“竖”上下要出头。

  6.学生练习书写

  7.作业展示,大家共同评议。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四、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卡片:晒太阳 漂浮 温和 帮助 冲毁 房屋 灾害 灌溉 白袍 管理

  二、新授:

  1.学习第一段

  1)学生轻声读课文第一段。

  2)思考:“我”变成了什么?是怎样变成汽的?又是怎样变成云的?

  3)解词:“白衣服”、“黑衣服”、“红袍”。

  2.看图学习第二段。

  1)在这段中“我”是指谁?

  2)云是怎样变成雨的?又是怎样变成雹子的?怎样变成的雪?

  3)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3.学习第三段。

  1)学习这段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自由提问。

  3)小组讨论

  4)教师引导大家弄懂下面的问题:为什么说水在池子里睡觉?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舞蹈?唱歌、开会又是怎么回事?

  5)在这一段中,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4.学习第四段。

  1)水为人们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坏事?

  2)人们是怎样约束它的?怎样才能让它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5.指导朗读。

  6.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举例说说。

  三、完成本课练习。

  板书设计:

  19 我是什么

  探究活动

  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举个例子说说,再写下来。

我是什么的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用词准确性。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4.借助图片,能学习课文仿说拟人句,能用“有时候……有时候”说话。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积累喜欢的语句。

  教学难点

  能学习课文仿说拟人句,能用“有时候……有时候”说话。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新词,会写“浮、冲、池”。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变化形成的。

  2.能有感情朗读一、二、三自然段,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知道水在不同的地方呈现不同的状态。能背诵第三自然段。能观察图片运用拟人句说话。

  【预设流程】

  一、直接揭题,导入课文。

  二、检查预习,巧学生字。

  (如学生预习不充分,则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1、根据课文大意填空。随机认读填入的生字。知道汽、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变化形成的。

  2、认读生字词。书空“浮”。

  3、集中识跟水有关的字,渗透构字规律。

  三、 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要求:认认真真读课文,读准字音,标上小节号。

  四、精读一、二自然段,感知变化,品味语言。

  学习第一自然段,在丰富的视觉想象中领略“云”的变化,品味语言的生动性。

  1、检查朗读情况。

  2、观看云图,指名说出云的名字。

  3、出示句子: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在具体场景中亲历水的变化,感悟语言的准确性

  师:多美的云哪!云穿着美丽的衣服在空中飘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了(手指板书)雨、雹子和雪。

  1、自由读课文,找出云在变化中不同的三个动作词。

  2、生交流,师板书。

  3、通过换词,体会用词的准确。

  (1)请学生说说把这三个词换一换,可以吗?

  (2)观看有关雹子的图片,感受其特点。

  (3)指导朗读。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五、品读第三自然段,积累语言,进行语言训练。

  1、水娃娃都把家安在哪里?

  2、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理解品味“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的含义。

  3、指导背诵。

  4、借助图画进行说话训练。

  师:课文把水娃娃在哪里干什么写得多有趣呀!现在,水娃娃变成了雨点儿考考你们,你们能不能把她在哪里干什么也说得那么有趣吗?

  雨点儿:雨点儿在哪里干什么,在哪里干什么,在哪里干什么?

  小雪花:小雪花给什么怎么样,给什么怎么样,给什么怎么样?

  请学生当当小作家,把雨点儿和小雪花写下来,上传到学生成长日志中,跟更多的人一起分享。

  六、指导写字。

  教师范写,学生书写。师生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