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课件

时间:2021-08-31

  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课件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坐井观天、井沿、大话、一百多里,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引导学生看问题要全面,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

  教学难点:

  懂得“做人要开阔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目光短浅”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读书效果。

  3.再读课文。

  找出青蛙和小鸟的几次对话并画出课文中不懂的问题。

  4.学生汇报。

  (引导学生动笔画出不明白的词句和读不懂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三、细读课文,理解寓意。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会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本段内容。

  (二)学习第一次对话。

  1.品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2.理解“一百多里”有多远。

  3.把自己当作小鸟理解它飞了一百多里后的感受。

  4.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再来读小鸟的话,进一步理解小鸟的话的含义。

  (三)第二次对话。

  1.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二次对话,理解“大话”。

  2.指导朗读。

  3.理解“无边无际”的'含义,练习用“无边无际”说话。

  4.分角色再读第二次对话。

  (四)学习第三次对话

  1.小组合作学习。

  讨论:为什么青蛙和小鸟都笑了。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笑”的不同含义。

  2.引导学生感受“坐井观天”。

  (五)展开想象,拓展思维

  1.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感受。

  2.引导学生说出寓意。

  四、总结全文。

  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课件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8个生字,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使学生理解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正确看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用白板聚光灯功出示“观天”,剩余部分遮盖起来,问:“观”是什么意思?同学们经常看到的天有多大?(生交流)

  2.互动小判断:“老师白板上只有‘观天’二字。”学生判断这个说法对不对,然后老师显示剩余部分,为后文如何看待事物做铺垫。

  3.有一只小青蛙坐在水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有多大呢?我们来学习课文《坐井观天》。

  (二)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学生小组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生开火车读字,识词。

  信 沿 抬 际 蛙 错 答 还

  井沿 无边无际 不信 抬头 青蛙 弄错 回答 还用

  (三)听录音,初步感知课文

  (四)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2.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

  3.感悟第二次对话。

  (1)男女生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

  (2)说说读懂了什么。思考:小鸟和青蛙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3)比赛读读小鸟人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

  4.感悟第三次对话。

  (1)小组合作学习。分角色朗读。

  讨论: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它俩笑的含义是什么?

  (2)朗读对话,读出适当的语气。

  (五)戴头饰表演

  (六)拓展活动

  1.思考: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2.全班交流。指名续编第四次对话(戴头饰)。

  (七)谈感悟

  学习了这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课件】相关文章:

1.坐井观天课件

2.坐井观天课件教案

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课件

4.二年级上册语文坐井观天课件

5.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坐井观天课件

6.坐井观天的教学课件

7.坐井观天课件素材

8.坐井观天说课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