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6)

时间:2021-08-31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8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使学生受到“爱别人”以及做人应有责任感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父亲在极其危险的时刻想着遇难的孩子,这种无私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了有关地震危害的资料,谁愿意把你收集到的信息告诉大家?

  2.师出示课件。

  3.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准字音,读通句子

  (2)理解新词

  (3)想一想,试一试: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试着用一句长句子讲清楚。

  2.检查

  3.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品读课文:

  1.各自读课文,把你认为父亲了不起的地方,用你们喜欢的学习方式体会体会

  2.汇报:

  (1)第二自然段的“冲”,体会作者为什么要用“冲”字读一读这句话引读该段

  (2)与其他父母比,这位父亲了不起之处?

  (3)父亲做出了惊人的举动,交流

  (4)投示12节,读,说说这位父亲的哪些举动感动了你们?

  (5)引读父子见面时的对话,分角色读

  (6)这段对话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句?投示儿子的话,体会齐读12~19自然段

  (7)齐读儿子让同学先出去的话

  3.总结。

  四.启发扩散:学习了这个感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设计:

  11.地震中的父与子

  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 爱

  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9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使学生受到“爱别人以及做人应有责任感”的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投影片、挂图。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们刚学过《秋天的怀念》,体会到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这篇课文通过一个传奇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爱的颂歌。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读准本课的生字词;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读一读,读准即可。

  2.默读课文,投影出示自学提示:

  ①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画出文中使你感动的句子。并作简单的批注。

  (新课标指出:鼓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学习方式。)

  ②画出不理解的词句或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想一想它的含义。

  (新课标指出: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小组合作学习,再交流。

  (新课标指出: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师巡视,随机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班上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并加以指导。

  1.课文结尾说这对父子了不起,为什么这样说呢?谈谈你的看法。

  2.投影出示并体会这句话:“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1)自由读。

  (2)谈谈自己的理解。

  (3)还不够理解的同学,再读一读,直到会理解为止。

  (新课标指出: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读中品味”。)

  (4)小结:父亲的了不起在于他的“不放弃”和“责任感”;儿子的了不起在于他对父亲的信任和对同伴有责任感。

  板书:不放弃责任感信任

  3.你自己最喜欢哪些句子或段落,自由读,然后读给同学听。

  (新课标指出:重视个体体验。)

  4、分角色读。

  (四)以“父与子”为主题,小组合作编写小本剧,然后排练表演。

  (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五)作业。

  把这个故事复述给自己的父母听。

  (作业的设计,既锻炼学生的复述能力,又在学校和家庭之间营造出一种关心孩子的教育、人人担当责任的环境氛围。)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佳句;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合作探究掌握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体会父爱。

 重点难点:

  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觉得什么叫亲情,你和你父亲的关系怎么样呢?

  2、板书课题

  3、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 自学练

  1、 学习课文生字

  2、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三、大班展练

  1、一个小班展练字音;提醒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2、一个小班展练字形,包括重点字,难点字,笔顺等;

  3、一个小班展练词语,包括近反义词等;

  4、一个小班展练运用,包括造句等。

  四、拓展练习

  正确书写生字词语;完成语文家作;词语手册。

  一个小班展练运用,包括造句等。

  五、拓展练习

  正确书写生字词语;完成语文家作;词语手册。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 认读词语。

  2、 回顾课文内容。

  3、 过度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这对父子在地震中所经历的事情,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二、 自学自练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从哪里看出父与子的了不起。

  2、用――画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小组内谈谈各自的体会。

  3、课文第二十自然段,父亲颤抖的说“出来吧,阿曼达!为什么颤抖的说,应该高兴才对。

  4、文中细致的描写了父亲和儿子的语言、外貌、动作,勾画出来,并谈谈你的感受和体会。

  5、 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我们来评一评。

  6、句子赏析

  (1)“他挖8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这句话怎么不直接写36小时,二是从8小时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无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为什么文章中三次反复出现这样的话?

  7、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在文中反复出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8、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请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三、大班展练

  1、一个小班展练问题1、2、3

  2、一个小班展练问题4、5、6

  3、一个小班展练问题7、8

  四、巩固练习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相关文章:

1.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2.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设计

4.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案设计

5.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设计

6.《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写结合教案

7.《地震中的父与子》读书心得

8.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