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木雕的少年教案

时间:2021-08-31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卖木雕的少年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积累成语。

  3、揣摩课文的叙述顺序。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大家拿出来。

  2、学生进行交流。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检查预习情况:

  (一)检查读书,分段朗读课文。注意难句的指导。

  (二)检查生字:

  1、读生字,注意“琳”的读音。

  2、生字组词,同学补充。相机指导课文中词的理解。

  3、指导难字:

  (1)难字:“恳”的上面最后一比是捺,“豫”和“撼”不要丢笔画。

  (2)形近字:州( ) 宾( ) 构( )

  洲 ( ) 浜( ) 沟( )

  五、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以与学生讨论。

  3、全班交流。

  理清课文的顺序: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是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7课《卖木雕的少年》。

  二、整体感知课文: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什么内容叙述的?(买卖木雕)

  回忆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的顺序,谁能说说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三、细读课文,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自由读课文,卖木雕的少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善良 质朴 对中国人民很友好)

  2、默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

  默读要求卖木雕的少年表现

  体会感受

  神态

  动作

  语言

  3、交流学习成果。

  (1)从哪看出卖木雕的少年很善良 质朴 对中国人民很友好?

  出示: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为什么少年要遗憾呢?

  分角色朗读5-9自然段。体会少年的善良和对中国人民的友好。

  (2)我雕了个小的,可以带上飞机。

  (多么的善解人意,多么的善良)读出来

  (3)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如果把这句话换成:“少年摆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要钱。’”你还有刚才的感受了吗?(引导学生体会“连连,两个不及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这些词句的含义)。

  分角色朗读10-14自然段。

  4、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学生可能 问少年为什么那么熟悉中国人,为什么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穿插中国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援助建设了坦赞铁路,中国人民的无私援助给非洲人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5、朗读全文,再次体会少年的质朴善良。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拓展练习:

  1、运用词语。教师可以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词语,例如: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十分()。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

  2、让学生想一想,这些地方是否可以用其他词语来替换,调动学生运用平时的积累。

  六、板书设计

  27、卖木雕的少年

  介绍木雕

  挑选木雕 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放弃木雕

  赠送木雕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尼、驮等11个生字,会写卖、售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教学准备:

  1.请学生搜集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2.教师准备一段介绍非洲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及课文配乐录音。

  3.每个小组自制一套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一、资料共享。

  1.老师请同学们搜集的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找到了吗?谁来给大家进行展示或介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

  2.老师找到了一段非洲南部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请大家一同观赏。看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生观看录像后自由表达。

  4.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学习。

  a.小组长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带领小组成员认读生字,并想办法快速记住字形。

  b.认读生词卡片,讨论词语意思。

  c.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d.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朗读展示:谁愿意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

  4.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感悟。

  1.自主阅读思考:

  想想卖木雕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

  画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反复读读,结合上下文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2.同桌交流,谈谈自己的探究结果,相互启发,一起再来深入探究。

  3.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引导学生感悟少年的思想感情,相机指导朗读。

  4.说说卖木雕的少年是怎样一个人。

  第二课时

一、品读入情

  1.激情导入:同学们已被卖木雕的少年那诚恳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深深打动了。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那动人的情景。(播放配乐朗诵的课文录音)

  2.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请大家畅谈自己的感受。

  3.把你们深切的感受带到朗读中去吧!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全文也行,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可以;自己读也行,与别人分角色读也可以。

  4.朗读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评议。

二、学习发现。

  1.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新发现。

  4.每位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下面请大家大胆公布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启发学生从文章的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探究、发现。如课文里有许多四个字组成的词语,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三、总结收获。

  1.想一想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

  2.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四、读读写写。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快速认读。

  2.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字写美观。

  3.教师范写个别生字,如掏、辨、齿等。

  4.学生练习书写,同桌互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