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教案(2)

时间:2021-08-31

《江雪》教案3

  一、教学要求

  1.学会7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古诗的大意。

二、教材说明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所作。《江雪》,即江上雪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绝:绝迹。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千山:虚指所有的山。万径:虚指所有的路。这两行的意思是: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小路,都没有人的踪影。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孤零零。舟:小船。蓑:蓑衣。笠:斗笠。这两行的意思是:(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注意读准“踪、舟、翁”的字音。

  启发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

  “绝、孤、翁”,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径、钓”,可用熟字“轻、的”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2?写字教学。

  “绝、径、踪、孤”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左边的偏旁与右边的部件长短也不同。书写时注意,“径”的右上不要写成“又”;“孤”的右半边不要写成“爪”。

  翁:上面的“公”要写扁一些,下面“羽”字左边的“习”比右边的“习”要略小一点儿。

  钓:右边是“勺”,不是“勾”。

(三)词句教学

  充分利用挂图或投影片进行观察,让学生边读边悟,初步了解诗意,再进行背诵。

  开始可从学生生活中见到的雪景入手读懂江雪是写江上的雪景。接着,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江上雪景是怎样的呢?”学生边读诗边看图,领悟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其中的“千”“万”都是指许多。“鸟飞绝”,是没有了鸟的踪影。“人踪灭”,是没有人的足迹。全句写出了大雪覆盖的严寒景象。然后边读诗边看图,理解“孤舟”是孤零零的小船;“蓑笠翁”是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独钓”,是一个人垂钓;“寒江”,寒冷的江面上。最后了解这两行讲的是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的江面上独自垂钓。

  让学生大致了解诗意就行。

(四)朗读、背诵指导

  结合看图、投影、听音乐等,尽量让学生去感受诗的意境。示例如下: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可借助图画练习背诵这首诗。

(五)练习提示

  1?第一题,在学习课文时完成。

  2?第二、三题,在识字、写字教学时完成。

  3?第四题,在学生背诵课文后完成。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谈雪激趣入课题。

  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过怎样的雪景?今天我们去看看唐代诗人柳宗元笔下的雪景。出示雪景图或投影,学生读题,结合看图,读懂“江雪”就是江上雪景。

(二)边读边想读诗句

  1.正确朗读全诗。

  2.引导读懂诗句。

  学习“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用迁移法读懂“千山”、“万径”。请同学们回忆《夜宿山寺》中“百尺”的“百”表示什么意思?这儿的“千”、“万”与“百”的意思一样都是指“许多”、“很多”。

  (2)用看图法读懂“鸟飞绝”、“人踪灭”。请同学们观察图,在图上找“鸟”与“人”的踪影。(学生找不到,就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找不到。)

  (3)用词意连接法,体会诗意所描写的寒冷景象。

  (4)用看图记诗句的方法背诗句。

  学习“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用看图法读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思。

  (2)用词意连接法让学生说说大意。

  (3)用看图记诗句的方法背诵诗句。

(三)朗读古诗品品味,记住诗句自然成。

  1.在古朴的音乐中,让学生看图、想象,读出诗的韵味来。

  2.通过反复朗读达到背诵。

五、参考资料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州人,世称柳河东。贞元九年进士,授校书郎,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里行。因参加王叔文集团变法,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皆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

《江雪》教案4

  教学目标:

  了解现代诗歌与传统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学会对比鉴赏诗歌的一些写作技法。

  教学设想:对比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出示四首唐代闺怨诗和宫怨诗,总结其特点

  1.蒋维翰《春女怨》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儿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进得来?

  2.王昌龄《西宫春怨》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3.白居易《春词》

  低花树映小红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阑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4.刘方平《春怨》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闺怨诗、宫怨诗的特点:含蓄,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发心中的怨意,其意象常有花鸟虫鱼、庭院、夜色、月色、高楼、树草等冷景。

  三.对比学习《错误》

  1.提问:有人说,此诗当属于欧洲现代派诗歌,有人认为此诗继承的还是中国诗歌的传统,你怎么评价?

  提示,我们可从主体和意象及其写作技法分析。

  2.关于这首抒情短诗的内容有两种理解,一是错误因女子而起,一是错误因男子而起,你是怎么理解的?根据你的理解有情感的朗诵本诗。

  提示:答案不求统一,但朗诵时可指导学生理解不同,朗读的重音处理不同,通过朗读来理解。

  3.诗歌的标题很有新意,它妙在何处?

  明确:它概括了女子由期待到惊喜再到极度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

  4.总结诗歌技法:结构上双线结构----纵线:自大景到小景,层次分明《江雪》;横线:倒叙结构。语言上----文字纯净清新,语言优美,意境深邃: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四.作业

  背诵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