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罗点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2)

时间:2021-08-31

译文:

  罗点字春伯,抚州崇仁人。6岁就会写文章。淳熙二年(1175)考取进士,被任命为定江军节度推官。

  后来多次升官至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有一年大旱,皇帝下诏广求对策。罗点密奏皇帝说:“现在奸邪、阿谀奉承之风一天比一天严重,议论都很浅薄。这种风气不革除,陛下即使想在天下大有作为,也不见得可行。惟独不知陛下寻求进言,果真想采用吗?如果想采用,那么希望您把上述之事反复熟谙清楚,妥当的想清楚再颁行,有疑问的先咨询而后决定。这样才能天下大治,祸乱的苗子自然消失。”

  淳熙十三年(1186),外调为浙西提举,选择属吏中贤能的进入幕僚,全面了解民间的利弊,政绩显赫。当时昆山、华亭之间,有淀山湖可以用来调节入湖各河的水量,但淤田被皇室贵戚霸占,水道被阻塞。罗点就上疏请求疏浚睡到,蓄水量随之增加,扩大灌溉面积达万顷之多。高宗驾崩,皇太子参与决策朝廷政务,罗点任起居舍人,奉命出使金国通告金国宋皇太子已登宝位。恰好遇上金国有国丧,强迫罗点换上金国治丧的衣带。罗点说:“我国皇太子登宝位是大吉大利之事,一定要穿着吉服办事。(不过)一死罢了,我的衣带不能换。”金人又责备罗点不应该称“宝位”,罗点说:“圣人称大宝为位,不加“宝”字,怎么能够区别出至尊呢?”金人最终也不能够改变罗点的意志。

  皇子嘉王年满20,罗点说:“这个年龄正是亲近老师和朋友、进德修业的时候,应当选择端良忠直的人参侍。”又说:“现在路人都说陛下每天早晨临朝办公,勉强听取陈述做出决定,心意不在公事。宫中饮宴游戏的欢乐,奢侈的费用,已经在人们的口头传播(有很大舆论影响)。强敌对阵边境,(背负)这种名声难道可以出战吗?”

  宁宗继承王位,把皇孙封为英国公,罗点兼教授,去给英国公讲课,有时讲到吃饭时也不停。身边的人请他稍微休息,他说:国公学习不停,为何要让他停下来呢?又选取一些古代事迹劝戒皇孙,编成《鉴古录》呈献给他。后来不久得疾死了,年四十五。赠太保,谥号文恭。

  罗点天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没有偏激违逆常情乖异的行为,方正耿介有操守(节操),道德与私利的区别很清楚。有人说天下的事没有才能的人不会办,罗点说:“应当首先谈论他的内心,内心如果不正直,即使他才干超过一般人,又有什么用呢。”宰相赵汝愚曾经哭着对宁宗说:“黄裳、罗点相继去世,这两位臣子的不幸,是国家的不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