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江陵府曲江楼记文言文阅读及译文(2)

时间:2021-08-31

参考答案

  3、D反‘类推,反顾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把握。判断文言实词,除了需要日常积累之外,还需要结合文章前后文来判定。本题答案选择D项。此句翻译为:在这也可以反顾自身。

  4、(1)我看了敬夫来信,得知此楼的佳处。

  【解析】这道题重点考查的学生翻译能力,并不是很难的翻译题。句式比较简单,学生容易忽略上下文,将“书”错译。“书”从上下文可以知道是“书信”的意思。另外,句中还有两个“之”字的含义是相同的而,都是结构助词“的”。“胜”在此处是“佳处”的含义。

  “予”是“我”的意思。这些实词和虚词都是较为常见的。

  (2)无法像范公写《岳阳楼记》那样,描写群山众流、风光景物、朝朝暮暮、一年四季的变化。

  【解析】这道题相较于上一道题有些难度。这句话是倒装句的一种--定语后置句。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将后面的内容提前到前面来翻译。这是这道题重要的得分点。“无以”固定用法,翻译为“没有……可以用来”。

  5、(1)朱熹读了张敬夫来信,得知登临曲江楼能够看到许多佳景,于是渴望与敬夫同游,在楼上纵览江山,饮酒咏诗。

  (2)朱熹因为张敬夫提到了张九龄的经历,想到了读过他书的人都会对是非曲直有所感悟,想到只要登上此楼的人,都能够从登临眺望中得到感悟、收获。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全文内容的把握和概括能力。答案都出现在本文第二段。即使不能快速读懂全文,也可以根据上下文意来推敲出来。另外,本题共4分,根据文章的内容,可以确定为答案应该是两点。

【参考译文】

  广汉人张敬夫任江陵知府的第二年,五谷丰登,百姓安乐,衙门清闲。只是常常为学校门外挡着高墙,不能排除滞塞之物、迎纳清旷之气,而感到不快。于是在 它的南面,开门筑路,直达白河,并在上面加筑一座楼台。一天敬夫和客人前往楼台登览,只见浩瀚的江水、相连的湖泊,迂回曲折,旷远深满,江水奔流,。西陵 峡的群山,烟岚迷蒙,云气昏晦,在苍茫的水天之外,隐约显现。于是敬夫环顾四周,慨叹道:“这不就是曲江公所说的江陵郡城南楼吗?过去张公离开宰相之位, 被贬官到这里,在平时闲暇的日子里,登高吟诗,总是飘飘然有超脱尘世的念头。至于他感伤时事,他的心未曾一天不在朝廷,焦急迫切,唯恐他的主张最终不能实 现。唉,真可悲啊!”于是在匾上题写“曲江之楼”四字,并来信嘱咐我为曲江楼作记。

  我看了敬夫来信,得知此楼的佳处。真想和敬夫一起在上面游览,眺望江山,观看地形,考察它们所以如此的原因,然后相互劝酒,吟咏张公的诗篇,遥想千年 以前的他的风采,差不多才能满足平素的心愿。张公距今已很久了,而读他书的人,无不有感于他的境遇,合上书本,深深地叹息。这是因为辨别是非邪正,天理本 应如此,故人们不能无动于衷。登上这楼的人,在这也可以反顾自身,而有所感悟了。

  对于此楼,我既然未能前往观赏,无法像范公写《岳阳楼记》那样,描写群山众流、风光景物、朝朝暮暮、一年四季的变化,唯有逐一陈述敬夫的原话,并附上自己的感慨,以供后世君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