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背文言文江苏省(2)

时间:2021-08-31

陈情表译文

  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父逼母亲改嫁。我祖母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行走。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什么兄弟,门庭衰微而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政治教化。前任太守逵,考察后推举臣下为孝廉,后任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优秀人才。臣下因为供奉赡养祖母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人,担当侍奉太子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拖延,态度傲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我很想遵从皇上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

  我俯伏思量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凡是年老而德高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何况我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时候曾经做过蜀汉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样子;祖母如果没有我照料,也无法度过她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臣下我现在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年龄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心愿。我辛酸苦楚,并不仅仅被蜀地百姓及益州、梁州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请允许我完成臣下一点小小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滕王阁序》(节选)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附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 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 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惑矣。 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或师焉,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 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 苌弘、 师襄、 老聃。 郯子之徒, 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 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 年十七, 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不拘于时, 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地方,就是老师存在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一般人,他们(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不是我所说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方面倒要学习,大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高中必背文言文江苏省】相关文章:

1.高中必背文言文

2.高中必背文言文有哪些

3.高中必背文言文诗词

4.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

5.高中必修五必背文言文

6.高中语文必背文言文

7.高中必背文言文14篇

8.初中必背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