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的学案复习

时间:2021-08-31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的学案复习

【复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孟子及《孟子》的相关知识,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 能力目标

  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孟子层层深入、跌宕起伏的说理技巧。

【典题引路】

与“寡人之於国也”中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D、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答案及解析 C(例句和C中的“于”是对、对于的意思,A、到B、比D、在)

【知识积累】

1、为下列加点的词注音

  胡龁( hé ) 无以,则王(wàng )乎 彼恶(wū )知之

  褊( biǎn )小 予忖度( cǔn duó)之 便嬖( pián bì )不足使令于前

  莅( lì )中国 商贾(gǔ )皆藏于市 吾惛( hūn )不能进于是矣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shàn ) 殆( dài )有甚焉

2、 通假字

  无以,则王乎 以 通 已, 止

  王说 说 通 悦 , 高兴

  刑于寡妻 刑 通 型 , 做榜样

  盖亦反其本矣 盖 通 盍 , 何不 反 通 返

  可得闻与 与 通 欤 语气词

  是罔民也 罔 通 网 , 这里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陷害

  皆欲赴愬于王 愬 通 诉 , 跑来申诉

  无不为已 已 通 矣 , 表示确定语气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涂 通 途

3、 古今异义

  吾何爱一牛 爱:吝啬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 所以:……的原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以及:用来推及到

  至于兄弟 至于:到了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妻子:妻子儿女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中国:中原地区

  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可以:可以凭借

  然后从而刑之 从而:跟随着

4 、词类活用

  无以,则王乎 王:名词作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异: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形容词作动词,敬爱; 老:形容词作名词,老人;幼:形容词作动词,爱护; 幼:形容词作名词,幼儿。

  危士臣 危:使动用法,使……受到危害。

  朝秦楚 朝:使动用法。使……朝见。

  小固不可以敌大 形容词作名词 小:小的势力; 大:大的势力。

  寡固不可以敌众 形容词作名词 寡:少的一方;众:多的一方

  弱固不可以敌强 形容词作名词 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力量

  从而刑之 刑:名词作动词, 加以刑法

5、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乃仁术也

  (2)夫子之谓也

  (3)是诚不能也

  (4)是折枝之类也

  (5)是罔民也

被动句

  (6)百姓之不见保

省略句

  (7)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8)将以衅钟

  (9)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宾语前置句

  (10)臣未之闻也

  (11)莫之能御也

  (12)何由知吾可也

  (13)牛何之

  (14)舆薪之不见

  (15)何以异

  (16)未之有也

状语后置句

  (17)王作于堂上

  (18)构怨于诸侯

  (19)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6、一词多义

⑴道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谈论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风尚

  道芷阳间行 取道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道理

⑵之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的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代词 他

  牛何之 往

  臣闻之胡龁曰 助词,无意义

⑶诚

  然,诚有百姓者。 的确

  是诚何心也。 真的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真诚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 果真,如果

【巩固练习】

一、夯实基础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A、吾不忍其觳觫

  B、仰不足以事父母

  C、天下之欲疾其君者,

  D、及陷於罪,然後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它在句中的意思

  A、行旅皆欲出於王之涂

  B、盖亦反其本矣

  C、刑於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於家邦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并试加解释

  A、朝秦楚,莅中国, 而抚四夷

  B、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C、然后从而刑之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4、揣摩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指出其各属于什么句式

  A、莫之能御。

  B、何以异?

  C、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D、臣未之闻也。

二、理解赏析

(一)、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完成练习题

  [甲]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 移其粟於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乙]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