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学生写文言文看后天才女如何养成

时间:2021-08-31

  “一个是齐天孙大圣,一个是成精白蛇妖;金箍棒如龙戏水,银蛇鞭似凤穿龙。一场好斗。”一个五年级学生写出一篇文言文引关注。

  近日,西南交大子弟小学的一篇学生作文引起记者关注。在大多数小学生学习记叙文写法的时候,该校五年级学生吴承筱的《观音失瓶又复得,悟空洒泪润杨柳》一文,以文言文的形式,描述悟空勇斗蛇精,夺回净水瓶,救天下树木的故事,完成老师布置的“历险”话题作文。

  “承筱不是天生喜欢看书。”11月7日下午,当记者采访到吴承筱的妈妈王梅时,她如是告诉记者,“娃娃8岁的时候,我和她爸爸故意在她面前描述《鹿鼎记》的精彩章节,她便好奇找来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而这位“小才女”的养成,不仅有父母的引导,王梅认为,环境的“肥沃”土壤,也让承筱心中热爱阅读的种子得以发芽、长大。

一点经验:营造书香氛围

  走进吴承筱的家,客厅的设计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没有电视墙和大屏幕的电视机。环视一周,电视如同相框被随意挂在饭厅对面的墙上。作为一名建筑系教师,王梅别出心裁,一张巨大的书桌“横亘”在客厅之中,隔离了沙发与电视搭配的安逸和慵懒。“我们常常在吃饭的时候看看新闻,除此之外很少看电视。”王梅说。

  没了电视,却有不少书。在客厅里,书柜倚墙而立。走进吴承筱的卧室,三个书架把床围了起来,甚至连靠床的墙壁上都有一个放书的收纳筐。就连卫生间里,十多本杂志也被承筱放在一张小凳上。王梅告诉记者,为了保护孩子的眼睛,她不得不在卫生间放一个护眼灯,也只准承筱坐在床边靠墙看书。

一位良师:潜心开发阅读兴趣

  “一年级的时候,段老师就让我们每个同学家里都要有图书角,还要拍照发给她。”承筱口中的“段老师”,就是她的班主任段虹。王梅告诉记者,这位曾获“全国优秀班主任”殊荣的老师,在开发学生阅读兴趣方面,做了许多尝试。

  在段虹看来,长期的、持续不断的阅读,将以“浸润”的方式,不断提升人的思想,扩宽人的视野。从《城南旧事》到《巴黎圣母院》,段虹不断推荐国内外的经典著作,让学生阅读,并书写读后感。“为了写好读后感,班上的同学经常讨论书的情节,越讨论,越觉得有意思!”承筱告诉记者,班上同学作文写得越来越好,段老师专门制作了“青芽作文小报”,刊载优秀作文,分发给班上每个学生。好作品有了载体,传播也更广,承筱的作文还登上了《成都日报》,得到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