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相关的古今异义

时间:2021-08-31

  木兰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

木兰诗相关的古今异义

  阿爷无大儿古义是:“爸爸”,今义是:“爸爸的爸爸”。

  雌兔眼迷离古义是:“眯着眼”,今义是:“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卷卷有爷名:古义指“父亲”;今义为“父亲的父亲”。

  但闻黄河流水:古义为副词,指“只”;今常作转折连词。

  出郭相扶将:古义指“外城”;今多作姓氏。

  双兔傍地走:古义指“跑”;今义指“行走”。

木兰生世

  关于木兰身处年代的说法,主要是两种说法:

  1、北魏太武帝向北大破柔然期间。

  2、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

  关于木兰的姓名,主要有:

  1、 木兰,女子名,姓氏里居不详。

  2、一般认为姓花,名木兰。

  3、此外,还有姓魏、朱之说,也有说“木兰”即是姓,无名。

背景

  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数年,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影响

  《乐府诗集》是古代管理音乐的机构也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后来把乐府的诗也叫乐府,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南歌,即南朝民歌,注重抒情,语言浮华,用词细腻,风格委婉。北歌,即北朝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 《木兰诗》与汉代乐府民歌中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