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改写作文

时间:2021-08-31

关于古诗改写作文十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改写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诗改写作文 篇1

  九百多年以前,我,宋代著名的大诗人──黄庭坚准,备在清明节这天出门踏青,寻春。

  我更了便衣,踏出了家门。清明时节,春雷万钧,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小鸟在树枝高歌,情意绵绵;蝴蝶在花丛翩翩起舞,舞姿轻盈。啊,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那样的恬静!罢了,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藏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们长眠,在地下使活着的人感到难过,所以在这一天去祭奠死去的亲人,这让我不禁想到了齐人的故事。

  某个齐人,家境贫苦,身无分文,天天到人家的墓地里吃祭奠的东西,东西可丰富了:大鱼大肉,午后小点,好酒贵酒……他就等祭奠的人走后,到人家的墓前大吃起来,吃得油嘴腻脸。不过没有纸巾擦嘴,所以他还回家后给妻子和小妾看,对他们撒谎吹嘘,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这种人的人生猥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想起来甚是恶心啊!

  但是也有一些高士,如春秋战国的介子推。他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不要高官厚禄,宁可隐居山林。晋文公三次请他出来做官,可他都谢绝了。不知道哪个人出了个馊主意:把山烧了,让介子推下山。结果后来晋文公带人上山时,发现他抱着一棵柳树,死了。这么个伟人死了,甚是可惜啊!

  我认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蓬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我回到家里,写了一首诗:

  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古诗改写作文 篇2

  在一个小山村里,住着大名鼎鼎的诗人贺知章,贺知章勤下苦功读书,终于,有一年,贺知章在三十七岁 的时 候,考中了进士,便告别了自己的家乡,去外地当官了。

  时间匆匆而过,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有一天,贺知章起床以后,拿起镜子,看镜子中的自己,样子已经变 了,看见自己双鬓且已经白了,虽然原来的声音没有变,但是自己经老了,贺知章非常想念家乡,便辞官了, 贺知章坐着马车,回到家乡,家乡还是原来么美丽,房屋盖的整整齐齐的,一间间房子一个唉着一个整整齐齐 的,小草绿油油的,小花伞开着迷人的香味,吸引来无数的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这时候,贺知章看 见有几个小朋友在做游戏,有一个小朋友看见旁边站着一个陌生人,问:"您是谁呀?您来到我们村子有什么 事吗?",贺知章感到自己离家太久了,心里感到很惭愧,贺知章回到家里,感觉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 ,心情难于平静。他把自己内心的感觉写成一首诗: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古诗一直流传放到现在。

古诗改写作文 篇3

  九百多年以前的清明节早晨,我,黄庭坚到郊外扫墓。

  清明佳节,桃树李树枝繁叶茂,粉红的桃花挂满枝头,几片绿叶从那花海中探出脑袋,粉中印绿,别有风趣。

  李树身上挂满了洁白如雪的李花,有的尽情开放,有的含苞待放,各有千秋。它们争奇斗艳,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我看着这些桃李,不禁心旷神怡。当我的视线穿过这些美丽动人的花海时,又看见一排孤独、冷漠的场景:野田之间有几幢孤零零的坟墓,插于其中。坟前的台子上有一些蔬果、酒菜,有的坟台上有一壶酒,有的把酒洒在台上,蔬果繁多,也许是有人刚扫过墓。它们孤零孤苦伶仃地“站”在那么,仿佛在发愁。

  这时雷声大震,乌云密布,春雷滚滚响,宛如在敲锣打鼓,惊天动地。不一会儿小雨飘下,好似在哭泣。紧接着,大雨至下,雨如把泪挥。

  人们纷纷撑起伞,就在这时天地中的小动物出来活动了:苍蝇、蚊子……在郊外,春雨贵如油,雨滋润万物,在我面前的花花草草长的越发好看:花变得鲜艳,树变得强,就连草也变得柔软了。

  我不禁想到齐人的故事:某个齐国之人整天在墓地里向别人要吃的,若别人不给,就等人家走后,偷吃祭奠亲人的饭菜,吃得油嘴腻脸。回到家后,当妻子小妾问起来时,他便告诉家人他在一个大官人家吃酒吃饭,大官人请他喝了几瓶黄酒,吃了鸡、鸭、鱼、肉等食物,我真觉得这个齐人人生猥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

  而当我想起春秋时代的介子推时,心情舒服了许多:介子推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宁愿隐居山中,也不要高官厚禄。晋文公想要他出来当官,便命人放火烧山,三面烧,一面出口。若出,则抓去当官。可他宁死不出,抱树自尽。

  这是两个不同的对比,但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抔黄土。

  想到这儿,我诗兴大发,写下一诗:

  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

  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

  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

  满眼蓬蒿共一丘。

古诗改写作文 篇4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在一个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季节里,村头的小河旁的绿草如茵,远远望去一片嫩绿。在这美丽的草丛中,朵朵野花五颜六色,有的好奇的伸着脑袋张望这个多彩而神奇的世界,有的则昂起头,像是在向人们炫耀自己的美丽。旁边的大柳树在微风中开心地扭动腰肢,在和路人热情地打招呼。再看小河里,不时会漾起阵阵微波,那正是可爱的鱼儿在湖中嬉戏。一切都显得这么宁静,这么祥和,又这么富有勃勃的生机。

  就在这个清晨,一个蓬头垢面的小男孩儿身着大人的灰布褂和灰布裤,拿着一个钓鱼竿,匆匆忙忙地走过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来到这小河旁。小男孩儿稳稳地坐下来,调换了一个舒适的姿势,然后用鱼竿潇潇洒洒地一甩,两只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河面,嘴里还不时地哼唱着:“我是一个小渔翁,我是钓鱼能手……”由于小男孩儿坐在草丛中,身材比较短小,茂盛的青草遮住了他的身子。远远望去,只露出蓬乱的头发。小男孩儿憧憬着自己钓上了几十条大肥鱼,回到家和爷爷奶奶一同分享着美味的鱼肉和鱼汤,爷爷奶奶表扬了他……突然,漂儿轻轻地晃动了一下,小男孩儿内心一阵狂喜,猛地一掀鱼竿,可惜的是,鱼儿受惊逃走了。小男孩儿不禁懊悔极了。他又坐下来,心想:这回,我可一定得沉住气,不能太心急。想着,他又继续全神贯注的钓起鱼来。

  过了不大一会儿,漂儿有浮动了起来,并且向下沉去,小男孩儿熟练地拉出鱼竿,就这样,一条红白相间的大鲤鱼便成功地被他钓了出来。正当他继续钓鱼时,只见远处来了一位身穿长袍的老先生经过此处,他凝视小何,好像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老先生又露出焦急的神色,好像迷路了似的。正当他张望时,突然又望见坐在小河旁钓鱼的小男孩儿,他礼貌地问:“请问,前边的小朋友,张家庄怎么走?”小男孩儿高高地举起手,往西南的方向指了指。老先生会心的笑了笑,轻轻地道了声:“谢谢你!”然后,就扬长而去了。

  夕阳西下,小男孩儿钓了一条又一条的大肥鱼,看着满满的一篓鱼,他高高兴兴地走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