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4、点拨:读诗时应把握情感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在诗中选一个字来概括。

  (教师引导点拨以下词言的含义。在河边时 之。家中 之。梦中 之。好为爱慕也、思为思念也、乐为欢喜也。)

  5、生自由读准备范读。

  6、生范读(3人)。

  7、生评:看谁读得最好。

  8、教师:听你们读,我也抑制不住读诗的情感,让我也读一下好吗?(范读)

  三、读出画面(10分钟)

  1、师:我读着读着,在我脑海里,浮现美女俊男的形象,你们有吗?他在干什么?是男的在采荇菜,还是女的,还是男女,还是别人在采?

  2、好,先让我们读一遍以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完成题单2题。

  3、师:提示学生从几个画面入手。分别理解三次不同的含义。

  如果是女的采荇,反复咏叹的是姑娘采荇的优美身姿。让小伙子难以忘怀。

  如果采荇的是男的, 在采荇时看到一个美丽的姑娘,荇菜左右流去,采摘困难,美丽的姑娘求起来也很困难。

  男男女女的在河里采荇菜。男的为了讨好女的,有意跑到女的身旁,一会在左面采,一会在右面采。

  4、相见时,采荇菜吗?

  四、读出艺术(8分钟)

  1、讲比兴。

  同学们想知道:谁在采荇菜,我们可以从《诗经》的艺术手法中得出答案。《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是“赋、比、兴”。这首诗用的主要是“比、兴”手法。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先不说想说的,而是由先写其它的,用事物的特征,或事物事件之间的联系,来引出。如:桃花谢了,还有再开的时候;杨柳枯了,还有再绿的时候;燕子去了,还有再来的时候;聪明的你诰诉我,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不过作者想说的只是相反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