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唐诗赏析汇总(12)

时间:2021-08-31

七律唐诗赏析

  的表达技巧,有下面几项逐项落实。①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②理解各类手法的特点。

  【诗词鉴赏】

  李商隐少怀大志,可惜因卷入政治党派的争斗之中,因而一生未受重用,空负满腹才华,只作得一介幕僚,长期寄人篱下,迎来送往,俯仰随人。当他在灞水桥边以一介青袍寒士而送玉珂贵客出京时,比较之下,贵贱相形,天壤之别,再回想自己有才难施、有志未展,岂不伤心至极、泣而涕下?前六种泪或者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但都只是作为铺垫,后一种泪则感受至深,是切肤之痛!

  “永巷长年怨绮罗”,永巷,是汉代宫中幽禁妃嫔、宫女的地方.

  长年,不但指一年到头,亦指多年。

  “离情终日思风波”,离情,即离别之情;既是离情,且又终日担心行人路上不可预见的风波,能不堕泪吗?

  “湘江竹上痕无限”,这句用的是娥皇、女英哭湘江,飞泪溅竹成斑的典故。

  “岘首碑前洒几多”,岘首碑,用的是两晋羊祜之事,羊祜镇守襄阳,德政昭如日月,死后百姓在岘山建庙立碑,岁时祭祀,见碑者无不流泪。

  “人去紫台秋入塞”,紫台,即紫宫,指的是汉代宫庭;入塞,就是昭君出塞.

  “兵残楚帐夜闻歌”,这一句用的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这是英雄末路之泪。

  “朝来灞水桥边问”,灞水桥,指送别之处,这是送别之泪。

  “未抵青袍送玉珂”,青袍,未有功名的服饰,指失意;玉珂贝壳的马络头上的饰物,暗指骑着骏马的达官贵人。

  这首诗八句用了七事,写了七种泪:失宠、离情、伤悼、感德、难归、末路、送别。前六句的六种泪相对于作者本人来说,只能算是平常之泪,都比不上后面的灞桥送别之泪。

  "七律唐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