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顾锡畴传》原文及译文解析

时间:2021-08-31

  顾锡畴,字九畴,昆山人。第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天启四年,魏忠贤势大炽,锡畴偕给事中董承业典试福建,程策大有讥刺。忠贤党遂指为东林,两人并降调。已,更削籍。

  崇祯初,召复故官。历迁国子祭酒。疏请复积分法,礼官格不行。锡畴复申言之,且请择监生为州县长。已,请正从祀位次,进士为国子博士者得与考选。帝并允行。省亲归,乞在籍终养。母服除,起少詹事,进詹事,拜礼部左侍郎,署部事。帝尝召对,问理财用人。锡畴退,列陈用人五失,曰铨叙无法,文网太峻,议论太多,资格太拘,鼓舞未至。请先令用人之地一清其源。精心鉴别,随才器使,一善也。赦小过而不终废弃,二善也。省议论而专责成,三善也。拔异才而不拘常格,四善也。急奖励而宽督责,五善也。末极陈耗财之弊,仍归本于用人。帝善其奏。

  杨嗣昌疏请抚流寇,有“乐天者保天下”及“善战服上刑”语。锡畴抗言此诸侯交邻事,称引不伦,与嗣昌大忤。嗣昌秉政,诸词臣多攻之,嗣昌颇疑锡畴。会驸马都尉王昺有罪,锡畴拟轻典,嗣昌构之,遂削其籍。十五年,廷臣交荐,召还。御史曹溶、给事中黄云师复言其不当用。帝不听,起为南京礼部左侍郎。

  福王立,进本部尚书。时马士英当国,锡畴雅不与合。给事中章正宸、熊汝霖劾之,遂乞祭南海去。明年春勒锡畴致仕南都失守,锡畴乡邑亦破时方遭父丧间关赴闽唐王命以故官力辞不拜寓居温州江心寺总兵贺君尧挞辱诸生,锡畴将论劾。君尧夜使人杀之,投尸于江。温人觅之三日,乃得棺殓。

  (节选自《明史·顾锡畴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同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疏清复积分法,礼官格不行 格:阻挠

  B.拜札部左侍郎,署部事 署:部署

  C.锡畴拟轻典,嗣昌构之 构:陷害

  D.时马士英当国,锡畴雅不与合 雅:向来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年春/勒锡畴致仕/南都失守/锡畴乡邑亦破时/方遭父丧/间关赴闽/唐王命/以故官力辞不拜/寓居温州江心寺/

  B.明年春/勒锡畴致仕南都/失守锡畴乡邑/亦破/时方遭父丧/间关赴闽/唐王命以故官/力辞不拜/寓居温州江心寺/

  C.明年春/勒铸畴致仕/南都失守/锡畴乡邑亦破/时方遭父丧/间关赴闽/唐王命以故官/力辞不拜/寓居温州江心寺/

  D.明年春/勒锡畴致仕南部/失守/锡畴乡邑亦破/时方遭父丧/间关赴闽/唐王命/以故官力辞不拜/寓居温州江心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锡畴明于用人。他曾经透彻分析了朝廷用人的五种过失,指出解决的方法是“清其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用人“五善”。

  B.顾锡畴娴于理财。他曾经向皇帝当面痛斥朝廷靡费钱财的弊端,并将之与用人不善的问题联系起来,获得了皇帝的赞赏。

  C.顾锡畴勇于进谏。他曾经上疏请求恢复积分法,选择监生担任州县长官,奏请订正陪祭祀者的位次,甚至曾因言获罪。

  D.顾锡畴敢于担当。他退休闲居之时,听说总兵敬君尧鞭挞侮辱诸生,就打算挺身而出进行弹劾,结果遭遇不幸,令人慨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忠贤党遂指为东林,两人并降调。已,更削籍。

  (2)锡畴抗言此诸侯交邻事,称引不伦,与嗣昌大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