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逍遥篇》的原文及译文赏析(2)

时间:2021-08-31

  参考答案:

  1.(3分)A(访:咨询,询问)

  2.(3分)B(②这一官职实为被贬任;⑤是说何偃看到颜竣权大,自己托病不再任职。)

  3.(3分)B(“应兴利除弊”无中生有,原文“含垢藏疾”是说要有包容的气量。)

  4.(10分)

  ⑴(5分)

  我想到了北魏确实有祸乱,趁机歼灭(北魏)不是难事,确实如同皇上的看法。(“审”“歼殄”“天旨”各1分,句子大意2分,共5分)

  ⑵(5分)

  颜竣自认为地位显赫、受到的恩遇深厚,应该担任更大的官职,但官位等级与何偃相同,没有什么差别,心里略微不高兴。(“任遇”“隆密”“重大”各1分,句子大意2分,共5分。)

  【参考译文】

  何偃,字仲弘,庐江郡人。司空何尚之的二儿子。(州里)举荐他为秀才,(朝廷)任命他为中军参军,又征召他任太子洗马,(他)不接受。元嘉十九年(442年),何偃任丹阳丞,升任太子中舍人、中书郎、太子中庶子(等官职)。当时义阳王刘昶为太子,让何偃代理义阳国事。元嘉二十九年,太祖想再次北伐,就此事咨询大臣们的意见。何偃说:“(我)想到了北魏确实有祸乱,趁机歼灭(北魏)不是难事,确实如同皇上的看法。如今虽然朝廷谋划得周密无漏洞,但士兵缺乏严格训练。边境地区的人民流亡逃散,大多数没有从事农业生产。淮、泗几个州消耗巨大,在外面的民工都还没有返回,战争留下的创伤还未痊愈。况且,攻与守的情况不一样,敌我双方情形不同,我们要靠近他们就会形势艰难,包围他们又荒废时间,进退维谷之间奸诈欺骗的事就会更迭而起。我认为现在的不利形势很容易导致挫折。敌人威胁并不大,(因此我们)应该有包容的气量,以顺应天道。”皇上不高兴,让何偃担任始兴王刘浚的征北长史、南北海太守之职。元凶杀君称帝,让何偃任侍中,负责起草诏书及其颁布。当时何尚之任司空、尚书令,何偃在门下省,父子二人同居权要之位,当时的人都为此战栗;但因他们擅长处事,赚取了当时舆论的赞扬。

  恰逢世祖即位,何偃的职位待遇都没有改变,任大司马长史,升侍中,兼任太子中庶子。改任兼任骁骑将军,皇上对他恩遇非同一般,比对前朝旧臣还要更优厚亲密。转任吏部尚书。尚之离开这铨选之职不满五年,何偃又继其父之后任此要职,世人都认为这是荣耀。侍中颜竣到这时也开始发迹,和何偃都在门下省,两人相处融洽,非常快乐。颜竣自认为地位显赫、受到的恩遇深厚,应该担任更大的官职,但官位等级与何偃相同,没有什么差别,心里略微不高兴。到何偃代替他总领铨选时,颜竣更加愤懑不平,与何偃就有了隔阂。颜竣当时的权势倾动朝野,何偃心中十分不安,因而有了心悸的毛病。他上表给皇帝请求辞去职务,称要治病不能做官。世祖对何偃非常器重,名医好药,听他使用,何偃的病终于治好了。当时皇上的长女山阴公主深得宠爱,皇上将她许配给何偃的儿子何戢。何偃平常喜欢谈玄,注释《庄子?逍遥篇》流传于世。大明二年死于官任上,时年四十六岁,世祖下诏给颜竣说:“何偃虽然死了,其美志长往不返。我和他相处很好,又加上儿女亲家,痛哭悲伤实在难以自已。他去了,有什么办法啊!应赠他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原来的官职不变。”谥号为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