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洛阳名园记后》参考答案及原文翻译

时间:2021-08-31

  书《洛阳名园记》后

  李格非①

  【原文】

  论曰:洛阳处天下之中,挟殽渑之阻②,当秦陇之襟喉③,而赵魏之走集④,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常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⑤。”

  方唐贞观、开元之间⑥,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⑦,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⑧。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蹴⑨,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⑩,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共灭而俱亡者,无余处矣。予故尝曰:“园囿之兴废⑾,洛阳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废兴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

  呜呼!公卿士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意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⑿,欲退享此乐,得乎?唐之末路是矣!

  ——选自海山仙馆丛书本《洛阳名园记》

  【注释】

  ①李格非:宋济南人,当时著名学者。他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父亲。曾登进士第,官至翰林学士。文章写得健迈凌厉,受到过苏轼的赏识。一生著作颇丰,著有文集45卷(据《文献通考》),但现仅存《洛阳名园记》。《洛阳名园记》记述了北宋洛阳19座花园的情况。

  ②殽渑(yáomiǎn):殽,山名,即崤山,主峰在今河南灵宝县东南。渑,即渑池,古地名,在今河南。挟(xié):拥有

  ③秦陇:今陕西甘肃。襟喉:比喻要害之地。

  ④走集:争相奔走、集会的地方。即出入必经之地。

  ⑤候:症候,标志。

  ⑥贞观、开元:贞观,唐太宗年号。开元,唐玄宗年号。

  ⑦东都:即洛阳。

  ⑧五季:即后梁、后唐、后汉、后周,史称“五代”。

  ⑨蹂蹴:蹂躏、践踏。

  ⑩榭:建筑在台上的亭阁。

  ⑾囿:饲养动物的园地。

  ⑿治忽:治乱。

  2.作者李格非是著名女词人_____________的父亲。(1分)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洛阳的地理位置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

  B.洛阳的盛衰,在天下太平和战乱的时候就能看出来。

  C.在五代时期,洛阳曾经经历了战乱。

  D.在唐代贞观、开元年间,洛阳据称有高官贵族的宅第上千。

  4.作者以雄辩的事实和严密的推理,说明了从园圃的 可知天下 的道理,告诫公卿大夫们 ,从而体现出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对当权者的不满。(3分)

  5.本文结尾段点明了本文的写作意图,借古讽今。请以学过的课文为例分析这种写作手法。(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