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七章翻译(2)

时间:2021-08-31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