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诫兄子严敦书(3)

时间:2021-08-31

  其二、苦口婆心,现身说法,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晚辈沟通,而不是空讲大道理。如首段说“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只说自己如何,但是态度明确,感情浓烈,自然可以感染晚辈,又何必命令式地不许这不许那呢?至于“施衿结缡”句,更是反复叮咛,语重心长,使人感动不已。次段对当世贤良的作为得失加以对比评析,都是自己观察社会人生得来的经验之谈。其“刻鹄不成尚类鹜”、“画虎不成反类狗”的比喻,警拔有力,发人深省,是传之千古的警句。而诸如“愿汝曹效之”、“不愿汝曹效也”的话,虽然只是表示希望,但是字里行间满盈着真挚的关爱,比之“汝曹当效之”、“汝曹勿效也”这样板着面孔的口吻真不知要强过多少倍了!

  其三、文中大量而恰当地使用句末语气词,起到了表达意义以简驭繁,只着一字而含义丰富;表达感情以无胜有,不着情语而情尤真、意尤切的突出效果。文中用“也”表达自己的肯定和期望,态度坚绝;用“矣”、“耳”表达自己的爱憎倾向,情深意长;用“者也”,则表达出对评说对象有所保留或不以为然。这些合在一起,不仅读来语气抑扬,更能使人由此领会充盈在文字背后的教诲、期望、关怀和爱护。

  【导读】

  马援字文渊,茂陵人,生于公元前14年,死于公元49年。他是东汉初期名将,曾为汉光武帝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马援任伏波将军,出征交阯。在交阯期间,马援对家中的两个侄子不放心,就给他们写了这封书信。

  马援的这封信虽然言筒意赅,但是由于利用了两个形成鲜明对比的例证,因此极有说服力。马援谆谆教导晚辈,不要“议论人长短”,这无疑是千古良言。不过,这封信中的例证恰恰违背了他自己提倡的原则,他在信中将杜保很刻薄地议论了一通。马援死后,杜保的仇人上书告发杜保,说他行为轻浮和乱群惑众,其根据就是马援的这封诫兄子书。结果,杜保就因为马援的这番议论被免了官。  本文选自《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