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三藏记集法显法师传》原文及翻译(2)

时间:2021-08-31

译文:

  法显和尚,本姓龚,是平阳武阳人。法显有三位兄长,都在是幼年早即亡。他父亲担心灾祸降临到他身上,在他三岁时就让他受戒做了沙弥。

  法显在二十岁时接受了大戒,他志向明晰,品行高洁,恪守佛家的礼仪规则。他常慨叹(中国佛教)经律戒律书有错误且不完整,立志寻求佛教真谛。在晋隆安三年,法显与同寺僧人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从长安出发,一路西行,穿越浩瀚的沙漠。那个地方上无飞鸟,下无走兽,行人四顾茫茫,不知道到了何方。行人只能看着太阳来辨别东西方向,用人骨来标记道路。路上经常出现炎热的风暴与凶恶的魔鬼(“恶鬼”可能指沙漠戈壁中经常出现的雅丹地貌),行人如果遇上,可谓九死一生。法显则随遇而安,置生死于度外,从容地走过艰难险阻。一段时间后,法显到达葱岭,葱岭常年积雪,传说有喷吐毒液的恶龙盘绕,狂沙暴雨经常不期而至,山路艰险,悬崖高耸。(前人)曾开山凿路,在悬崖上修筑天梯。法显共爬过七百多条天梯,还有几十个地方要又踩着悬空的大绳索渡河。(翻越葱岭后)又翻越小雪山,突然遭遇凛冽的寒风,慧景咬紧牙关打颤,走不了了,对法显说:“我恐怕要死了,你要及时离开,不能同归于尽。”他说完就死了。法显抚摸着他的遗体大哭,说:“你的愿望无法实现,命该如此,又能怎么办。”法显一个人又重新上路,终于翻越了小雪山。

  法显走过了三十多个国家,到达北天竺,后来又到了中天竺。法显在中天竺停留三年,研读梵书,学习梵语,亲自抄写经书。之后,他又拿着经书、佛像离开天竺,依附一个商队,从中天竺出发,到了师子国。法显从中国出发时,同行者共有十几人,在途中,有的人停下脚步有的留下了,有的人去世了,只剩下他孤身一人,他因此常常伤感。一天,在一尊玉佛像前,他忽然看到商人敬献的供养物是来自晋朝的白团扇,不禁潸然泪下。

  此后,法显又寄身于商人的大船,从海路东归回乡。船上有二百多人,遇上了大风暴,船进了水。船上人都很害怕,就把杂物都扔进海中。法显害怕商人扔了他的经书和佛像,只是一心默念观世音及汉地得道高僧的名字。大风吹了十三昼夜,船被吹到一个岛上,修好后又继续前行。这时风雨交加,天空昏暗,不知所至何处,只能随风漂泊。如果遇到了暗礁及海盗,一定不会有生还希望。船行九十天,到达了耶婆提国。停留了五个多月后,法显又跟随其他商人东行广州。行驶一个多月后,一天午夜遇到大风暴,全船人都很恐惧。大家共同商议说:“因为船上载了这个僧人,才使我们陷入这种窘境,不能因为他一个人,让所有人丧命。”众人想把法显推下海。资助法显东归的商人大声呵斥那些商人:“你们如果想把这个僧人扔下海,就也把我扔下去,不然就把我杀了。汉地帝王崇信佛教,礼敬僧人,我到那里上告汉王,他一定会惩罚你们。”商人们相顾失色,勉强地答应不抛法显入海。此后,船上水尽粮竭,只能随风漂荡。一天忽然漂到岸上,法显看到了熟悉的藜藋(diào)菜,知道已经到了中国的土地,但不知道是哪里。法显乘着小船,沿河口溯流寻找村庄,看见两个猎人,他问:“这里是什么地方?”猎人说:“这里是青州长广郡,在牢山南面的海岸。”猎人回家后,把这件事告诉了太守李嶷,李嶷素来敬信佛教,忽然听到有僧人从远方归来,亲自迎接慰问。法显就跟随李嶷而去。

  法显后来到了荆州,在辛寺去世,享年八十二岁。人们都悲伤不已。他西行所见的各地风俗,另有专门的传记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