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墨晶石雕鉴赏(3)

时间:2021-08-31

五、石壶构思艺术

  石壶的构思艺术是作者的社会阅历、文化修养、思想情感、艺术功底的综合体现。一枚石壶的设计制作,构思的成功是否壶设计制作成功的一半。一枚艺术价值高的石壶制作时间并不长,而构思的时间是制作时间的几十甚至几百倍,化上一年或二年的时间才构思出一枚石壶造型也是常有的事。有思想的石壶作品,才是真正的收藏价值所在。

六、石壶的品牌

  收藏有价值的石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注意石壶的品牌,也就是说要收藏有落款的石壶。一位艺术家不管是谁,他总有一个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不管它是早期作品还是晚期作品,只要被公认为名家后,那这样品牌的石壶一定会有相当的收藏价值。

  慧眼识宝:寿山石雕材质雕工都要看

  寿山石是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晋安区与连江县、罗源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1999年,中国宝玉石协会在京进行首次“国石”定名活动。推选出福州寿山石、浙江昌化鸡血石、新疆和田玉、浙江青田石、辽宁岫岩玉、内蒙古巴林石等6个石种为候选石,寿山石名列榜首。2002年正式被中国宝玉石协会命名为“中国国石”。

  寿山石在宝石和彩石学中,属彩石大类的岩石亚类,约有一百多个品种。按传统习惯寿山石的总目一般可分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类。其中最著名的田黄便产于“田坑”。环绕着寿山村的是一条涓涓流水寿山溪,其两旁的水田底层,出产着寿山石的一个品种,因为产于田底,又多现黄色,故称为田坑石或田黄。

  寿山石的原石,因为它的质地、颜色、光泽和纹路等,自有它的欣赏和收藏价值。寿山石原石的收藏早在明朝初年以前就已经开始。潘登说,现在,人们对于寿山石的收藏是材质和雕刻工艺并重。

  寿山石雕收藏家潘登:好石难求价难挡

  潘登收藏的著名寿山石雕刻大师林飞的作品——田黄观音挂件。

  收藏家潘登。

  潘登的瑞轩在大麓珍宝古玩城的一个角落,房子不大,但潘登说:“我要做寿山石文化长沙推广的第一人,我要在长沙实实在在地做一个寿山石文化的推广者。”

  潘登,常德人,很小的时候他就和父亲一起搞收藏,他父亲是桃源木雕的爱好者,“家里的木雕艺术品藏了一栋房子。”潘登从木雕收藏爱好转向爱好寿山石是从2000年开始,“我在中央电视台一档节目介绍寿山石田黄时,第一次接触到寿山石和它的文化,立马对它产生了无比的向往。”潘登说着拿出一尊自己的藏品,“这尊石雕名为《东方朔献寿》” 。

  石雕上一个红颜老头怀抱几个寿桃,肩上爬着一只俏皮的猴子。东方朔偷桃献寿是有故事的,晋朝张华《博物志》在西王母赠桃给武帝的情节后记述了东方朔的出现,间接叙述了东方朔偷桃之事:“时东方朔窃从殿南厢朱鸟牖中窥母,母顾之谓帝曰:‘此窥牖小儿,尝三来盗吾此桃。’帝乃大怪之。由此世人谓东方朔神仙也。”西王母的桃要3000年才结一次果,而东方朔偷了3次,意味着遇上了3次结桃,可见东方朔寿命之长。所以武帝非常奇怪,世上的人也视东方朔为长生不死的神仙。由传说可见东方朔的长寿显然与王母桃密切相关,所以“东方朔偷桃”就成了民间祝寿图长盛不衰的题材。为老人祝寿也常挂“东方朔偷桃”图。潘登介绍说,这尊石雕用的是寿山石的“李红善伯”石料,雕刻师巧妙地将红色的部分雕成了人物的脸、寿桃和猴子的脸,可谓匠心独具。

  潘登说,这尊石雕的作者林志良,是寿山石著名雕刻师林安林飞的徒弟。林志良曾获“优秀青年雕刻艺术家”、“中国收藏家喜爱的石雕艺术大师”等称号。

  2007年,潘登开始专注于寿山石,2009年,他跑到北京专门学习,并流连于北京马店的各大寿山石艺术品市场,结识了专做寿山石生意的汤师傅,整天跟着汤师傅学习,并陪着师傅南下福建进货,“寿山石有150多个品种,如果说之前的书本学习是盲人摸象,那么在北京和福建的两年摸爬滚打,让我眼界大开,全方位认识了寿山石——这一中华瑰宝。”

  潘登拿出一个小小的观音挂件说:“田黄由于产量很少,今年的价格已涨到1.9万元1克。”潘登说,田黄是寿山石中最为著名的石料,民间也流传着关于田黄的许多故事,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朱元璋在田黄的山洞里治好满身疥疮的故事。自清乾隆以来,田黄石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至宝,也正因为如此,寿山村的水田自清代以来已被翻掘了无数次,如今的田黄几近绝产,在上世纪初就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

  青田石雕赏析-镇邪

  该青田石雕作品《镇邪》26×34CM,是工艺师叶高君先生的精品,作品以中国民间传说刻画,据传,唐代王仁煦所编《切歆》中已确切指出:“钟馗,神名。”其实,有关钟馗的传说早在唐以前就有了,“钟馗之说,盖自六朝之前,因已有之,流传执鬼,非一日矣。”《北宋》载北朝有人叫尧喧,其本名钟葵,字辟邪。这就是说当时已浒钟馗避邪的传说,故取名“钟葵”而官“辟邪”。作品运用镂雕、高浮雕等技法,俏色的运用更是独到之处,使作品更具艺术魅力,置于居室更是吉祥、消灾、辟邪的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