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全文译文(10)

时间:2021-08-31

  1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2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3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4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5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译文

  1 人活著的时候,身体是柔弱的,一死就僵硬了。

  2 草木活著得时候,枝叶是柔脆的,一死就枯槁了。

  3 所以坚强的,属于死亡;柔弱的,属于生命。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4 军队一强大就要被消灭了,树木一强盛就要被砍伐了。

  5 强大的处于下势,柔弱的处于上势。

  第七十七章

  1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 之。

  2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3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4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译文

  1 上天的道,不就像张弓射箭一样吗?高了向下压,低了向上举,拉过了松一松, 不足时拉一拉。

  2 上天的道,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人间的道却不这样,是损害不足的,加给有余 的。

  3 谁能自己有余而用来奉献给天下呢?唯独有道的人。

  4 所以,圣人做事不仗恃自己的能力,事成了也不视为自己的功劳,不让人称赞自己有才 能。

  第七十八章

  1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2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3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16。

  4 正言若反。

  译文

  1 天下万物中,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了。然而对付坚强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胜过水 了。这是因为水柔弱得没有什么能改变它。

  2 这个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天下的人没有不知道的,却没有能实行的。

  3 所以圣人说:那为国受辱的,就是社稷之主;那为国受难的,就是天下之王。

  4 这些正面肯定的话,听起来好像反话一样,不容易理解。

  第七十九章

  1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2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17。

  3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译文

  1 用调和的办法化解怨恨,怨恨并不能消失贻尽,这岂算得上良善呢?

  2 所以,圣人掌握著欠债的存根,却不索取偿还。有德之人明潦欠债而已,并不追讨;无德 之人却是苛取搜刮,珠镏必较。

  3 上天之道,公义无私,永远与良善的人同在。

  第八十章

  1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 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2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 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

  1 国家小,人口少。即使有十倍百倍于人力的器具也不使用。人们畏惧死亡而不远 行迁徙。虽有车船,却没有地方使用;虽有军队,也没有地方部署。

  2 让人们再用结绳记事的办法,以其饮食为甘甜,以其服饰为美好,以其居处为安逸,以其 习俗为快乐。邻国的人们相互可以看见,鸡鸣狗叫声相互可以听到,但人民直到老死也不 相互往来。

  第八十一章

  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3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4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5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译文

  1 可信的不华美,华美的不可信。

  2 良善的不巧辩,巧辩的不良善。

  3 真懂的不广博,广博的不真懂。

  4 圣人不为自己积攒什么:既然一切都是为了世人,自己就愈发拥有了;既然一切都已给了 世人,自己就愈发丰富了。

  5 上天的道,有利于天下,而不加害于天下。圣人的道,是为了世人,而不与世人相争。

【老子道德经全文译文】相关文章:

1.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

2.秋水全文及译文

3.反经全文及译文

4.大学全文的译文

5.花影全文及译文

6.大学全文及译文

7.国语全文及译文

8.大学全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