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学全文译文

时间:2021-08-31

厚黑学全文译文

  《厚黑学》为民国年间李宗吾先生所作,他在厚黑学一书中,阐述脸皮要厚而无形、心要黑而无色,这样才能成为“英雄豪杰”。他以刘邦、项羽、曹操、刘备、孙权、司马懿等人物实例为主线,探讨论证厚薄与黑白如何影响成败得失。下面小编收集了有关厚黑学原文及译文,供大家欣赏。

厚黑学原文及译文第一段:

  吾自读书识字以来,见古之享大名膺厚实者,心窃异之。欲究其致此之由,渺不可得:求之六经群史,茫然也;求之诸子百家,茫然也;以为古人必有不传之秘,特吾人赋性愚鲁,莫之能识耳。穷索冥搜,忘寝与食,如是者有年。偶阅《三国志》,而始恍然大悟曰:得之矣,得之矣,古之成大事者,不外面厚心黑而已!

  我自读书识字以来,就想为英雄豪杰,求之四书五经,茫无所得,求之诸子百家,与夫廿四史,仍无所得,以为古之为英雄豪杰者,必有不传之秘,不过吾人生性愚鲁,寻他不出罢了。穷索冥搜,忘寝废食,如是者有年,一旦偶然想起三国时几个人物,不觉恍然大悟曰:得之矣,得之矣,古之为英雄豪杰者,不过面厚心黑而已。

厚黑学原文及译文第二段:

  三国英雄,曹操其首也,曹逼天子,弑皇后,粮罄而杀主者,昼寝而杀幸姬,他如吕伯奢、孔融、杨修、董承付完辈,无不一一屠戮,宁我负人,无人负我,其心之黑亦云至矣。次于操者为刘备,备依曹操、依吕布、依袁绍、依刘表、依孙权,东窜西走,寄人篱下,恬不知耻,而稗史所记生平善哭之状,尚不计焉,其面之厚亦云至矣。又次则为孙权,权杀关羽,其心黑矣,而旋即讲和,权臣曹丕,其面厚矣,而旋即与绝,则优有未尽黑未尽厚者在也。

  三国的英雄中,首推曹操,他杀皇后皇子,诸如吕伯奢、孔融、杨修、董承、伏完,都被他一一杀死,他主张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他的心黑,已经达到极点了。其次要算刘备,他依靠曹操,依靠吕布,依靠袁绍,依靠刘表,依靠孙权,东窜西走,寄人篱下,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而且稗史记载刘备生平善哭,遇到不能解决的事情时,对人痛哭一场,就立即扭转局面,他的脸皮之厚,也达到了极点。此外还有一个孙权,他和刘备同盟,并且是郎舅之亲,忽然夺取荆州,把关羽杀了,可见他的心之黑,接着又向刘备讲和,而后又在曹丞驾下称臣,可见他的脸皮之厚,最后又和魏绝交,他黑的程度比曹操稍逊一点,而他厚的程度也逊于刘备。

厚黑学原文及译文第三段:

  总而言之,曹之心至黑,备之面至厚,权之面与心不厚不黑,亦厚亦黑。故曹操深于黑学者也;刘备深于厚学者也;孙权与厚黑二者,或出焉,或入焉,黑不如操,而厚亦不如备。之三子,皆英雄也,各出所学,争为雄长,天下于是乎三分。迨后,三子相继而殁,司马氏父子乘时崛起,奄有众长,巾帼之遗而能受之,孤儿寡母而忍欺之,盖受曹刘诸人孕育陶铸,而及其大成者,三分之天下,虽欲不混一于司马氏不得也。诸葛武侯天下奇才,率师北伐,志决身歼,卒不能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王佐之才,固非厚黑名家之敌哉!”

  总而言之,曹操的心最黑,刘备的脸皮最厚,孙权虽然黑不如操,厚不如备,却是二者兼备。所以曹操擅长黑学;刘备擅长厚学;孙权擅长厚黑,但黑不如曹操,厚不如刘备。他们三个人,都是英雄,把他们各自的本事施展开来,你不能征服我,我不能服你,所以那时的天下,就不能不分而为三。后来曹操、刘备、孙权,三个人相继死了,司马氏父子就乘机崛起,他受了曹操、刘备等人的影响,集厚黑学之大成,他能够受巾帼之辱,他能欺人孤儿寡妇。天下奇才诸葛武侯,他率师北伐,志决身歼,遇到司马懿还是没有办法,始终不能复兴汉室,可见具有非凡治国能力的人,也不是厚黑名家的对手。

厚黑学原文及译文第四段:

  吾于是返而求之群籍,则响所疑者,无不涣然冰释。既以汉初言之,项羽喑哑叱咤,千人皆废,身死东城,为天下笑,亦由面不厚,心不黑,自速其亡,非有他也。鸿门之宴,从范增计,不过举手之劳,而太祖高皇帝之称,羽已安坐而享之矣;而乃徘徊不决,俾沛公乘间逸去。垓下之败,亭长机船以待,羽则曰:籍与八千江东弟子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总彼不言,籍独不愧乎于心乎?噫,羽误矣!人心不同,人面亦异,不一审他人所操之术,而曰此天亡我,非占之罪也,其不谬哉?

  我把他几个人物反复研究,就发现了这千古不传的秘诀。项羽何等盖世之雄,千人皆废,为什么会身死东城,被天下人取笑?就是因为他脸皮不厚,心不黑。鸿门宴时,如果依据范增的计策,不过是举手之劳,太祖高皇帝的称呼,项羽早就已经得到了;而他偏偏犹犹豫豫,竟然被刘邦逃走。垓下之败,如果项羽渡过乌江,而后再卷土重来,就还有一线生机。而他偏偏又说:“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我念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这些话,就是项羽的错误之处!人心不同,人面也不相同,也不略加思考究竟高人的面,是如何长起,高人的心,是如何生起得?反而说:“此天亡我,非战之罪”,这不是荒谬吗?

厚黑学原文及译文第五段:

  沛公之黑,由于天纵,推孝惠于车前,分杯羹于俎上,韩彭菹醢,兔死狗烹,独断与心,从容中道。至其厚学,则得自张良,良之师曰圯上老人,良进履受书,顿悟妙谛,老人以王者师期之。良为他人言,皆不省,独沛公善之,尽得其传。项王忿与挑战,则笑而谢之;郦生则其倨见长者,则其而延之上坐;韩信乘其困于荥阳,求为假王以镇齐,亦始怒之,而终忍之;自非深造有得,胡能豁达大度若是?至吕后私辟阳侯,佯为不知,尤其显焉者。彼其得天既厚,学养复深,于流俗所传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伦,廓而清之,翦灭群雄,传祚四百余载,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刘邦的心黑,可以说是上天所赋予,在楚兵追至时,可以将自己的亲生儿女孝惠鲁元推下车;自己的生父,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他却也要分一杯羹;后来又杀了韩信和彭越。刘邦的厚学,是从张良那学到,张良的老师是圮上老人,老人无非教张良脸皮厚罢了。张良很聪明,一经指点就能明白,所以老师用可以成为王者老师的标准来期待张良的成功。张良后来讲这些方法教授给他人,他人都学不会,只有刘邦能学会,所以刘邦尽得张良的真传。项羽想和刘邦挑战,刘邦笑着回答说“吾宁斗智不斗力。”刘邦见郦生时,刘邦正在洗脚,郦生责他倨见长者,(倨见长者)这句话的份量刘邦立马体会到了,随即停止洗脚,整顿好衣服,请郦生其上坐。韩信求封齐王的时候,刘邦几乎误会,全靠他的业师在旁指点。刘邦天资既高,学问又深,把流俗所传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伦,都一一打破,所以他能够平荡群雄,统一海内,一直持续了四百多年,虽然说是天命,但这难道不是事在人为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