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原文附翻译(5)

时间:2021-08-31

  ②作扬州:任扬州刺史。

  ③刘尹:指刘惔。刘惔曾经人丹阳尹,所以此处称他为刘尹。

  ④小:稍稍。

  ⑤襥:包袱。指衣裳行李。

  ⑥不敢夜行:晋代法律,夜里不能出来行走。

  【译文】

  殷浩初次任杨州刺史的时候,丹阳尹刘惔出行,太阳稍稍落下,天要晚了,便叫随从拿出被褥(要住下)。人家问他什么原因,他回答说:“刺史严厉,(我)不敢夜间赶路。”

  23.谢公①时,兵厮②逋亡③,多近窜④南塘⑤,下诸⑥舫中。或⑦欲求一时⑧搜索,谢公不许,云:“若不容置⑨此辈,何以为京都?”

  【注释】

  ①谢公:就是谢安。

  ②兵厮:士兵和奴仆。

  ③逋亡:逃亡,逃跑。

  ④窜:逃窜。

  ⑤南塘:地名,在东晋都城建康的秦淮河南岸。

  ⑥诸:各,此处应为各条。

  ⑦     或:肯定性无定指代词,有人。

  ⑧     一时:同时。

  ⑨置:赦免。

  【译文】

  谢安(辅政)时,士兵和奴仆逃亡,大多就近逃窜到南塘一带,藏身在各条船里。有人请求谢安同时搜索所有船只,谢安不答应。他说:“如果不能宽容赦免这些人,又怎么能治理好京都!”

  24.王大①为吏部郎,尝作选草②,临当③奏,王僧弥④来,聊⑤出示之。僧弥得,便以己意改易所选者近半,王大甚以为佳,更⑥写即奏。

  【注释】

  ①王大:即王忱,小字佛大,因此人称王大。

  ②选草:选用官吏的草拟名单。

  ③当:将要。

  ④王僧弥:就是wang珉,小字僧弥。

  ⑤聊:聊且,姑且,随便。

  ⑥更:更改。

  【译文】

  王大任吏部郎时,曾经起草过一份举荐官员的名单,临到将要上奏的时候,王僧弥来了,王大就随手拿出来给他看。王僧弥拿到名单,就按照按自己的意见改换了将近半数的候选者的名字,王大认为改得非常恰当,更改抄写一份,随即上奏。

  25.王东亭①与张冠军②善。王既作吴郡③,人问小令④曰:“东亭作郡,风政⑤何似⑥?”答曰:“不知治化何如,唯与张祖希情好日隆⑦耳。”

  【注释】

  ①王东亭:即王珣,王洽的儿子,丞相王导的孙子。官至尚书仆射,后来被封为东亭侯。

  ②张冠军:原名张玄之,字祖希,在吴曾经作冠军将军。

  ③作吴郡:任吴郡太守。

  ④小令:指的王珣的弟弟wang珉。王献之曾经作中书令,后来wang珉代替了他,因此世称“大小王令”。

  ⑤风政:教化政令。

  ⑥何似:“似何”的倒装,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句,意思是,如何,怎么样等。

  ⑦日隆:日,名词作状语,表时间,译为“一天比一天”;隆,高,深厚。

  【译文】

  东亭侯王珣和冠军将军张玄两人很友好。王珣担任吴郡太守以后,有人问中书令wang珉说:“东亭任郡太守,民风和政绩怎么样?”wang珉回答说:“不了解政绩教化怎么样,只是看到他和张祖希的交情一天比一天深厚罢了。”

  26殷仲堪①当②之③荆州,王东亭问曰:“德以居全④为称⑤,仁以不害物为名。方今宰牧⑥华夏⑦,处杀戮之职,与本操将不乖乎?”殷答曰:“臯陶造刑辟⑧之制,不为不贤;孔丘居司寇⑨之任,未为不仁。”

  【注释】

  ①殷仲堪:晋孝武帝时授殷仲堪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振威将军,荆州刺史,镇江陵。他能清言,善著文,曾经任谢玄的长史。据《晋书·殷仲堪传》载,他主张“王泽广润,爱育苍生”,因此才有下文的疑问。

  ②当:将。

  ③之:动词,到……去;此处指将要到任。

  ④居全:守全。

  ⑤称(chèn):好美好。

  ⑥宰牧:掌管,治理。

  ⑨   华夏:中国古称华夏,这里实指晋朝的中部地区。

  ⑩   刑辟:刑法;法律。

  ⑨司寇:掌管刑狱的官。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家语》曰:“孔子自鲁司空为大司寇,七日而诛乱法大夫少正卯。”

  【译文】

  殷仲将到荆州去就任刺史之职,东亭侯王珣问他:“德行是以守全为美好的,仁义是一不害人为本的。现在你要去治理中部地区,处在杀戮的职位上,这和你原来的操守恐怕相悖吧?”殷仲堪回答说:“帝舜时的法官皋陶制订了刑法,不算不贤德;孔子担任了司寇的职责,也不算不仁爱。”

【世说新语原文附翻译】相关文章:

1.世说新语的原文及翻译

2.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

3.世说新语原文翻译

4.《公输》原文附翻译

5.将仲子原文附翻译

6.赵普原文附翻译

7.论语十则原文附翻译

8.象传下蹇原文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