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原文及翻译(32)

时间:2021-08-31

定公晋卫鄟泽之盟

  晋师将盟卫侯于鄟泽[1],赵简子曰[2]:"群臣谁敢盟卫君者"?涉佗、成何曰:"我能盟之"。卫人请执牛耳[3]。成何曰:"卫,吾温、原也[4],焉得视诸侯[5]"?将歃,涉佗捘卫侯之手[6],及捥[7]。卫侯怒,王孙贾趋进[8],曰:"盟以信礼也,有如卫君,其敢不唯礼是事而受此盟也"?

  卫侯欲叛晋,而患诸大夫。王孙贾使次于郊[9]。大夫问故,公以晋诟语之,且曰:"寡人辱社稷,其改卜嗣,寡人从焉"。大夫曰:"是卫之祸,岂君之过也"?公曰:"又有患焉,谓寡人必以而子与大夫之子为质"。大夫曰:"苟有益也,公子则往,群臣之子敢不皆负羁绁以从[10]"?将行,王孙贾曰:"苟卫国有难,工商未尝不为患,使皆行而后可"。公以告大夫,乃皆将行之。行有日,公朝国人,使贾问焉,曰:"若卫叛晋,晋五伐我,病何如矣"?皆曰:"五伐我,犹可以能战"。贾曰:"然则如叛之,病而后质焉,何迟之有"?乃叛晋。

  晋人请改盟,弗许。

  【注释】

  [1]鄟(tuán)泽:卫地,所在不详。

  [2]赵简子:晋国国卿赵鞅,谥号简子,自晋定公十五年(前497)至三十七年(前475)执政。

  [3]执牛耳:诸侯会盟,地位卑下者执牛耳。这里是说卫灵公请晋国大夫执牛耳。

  [4]温:晋国县名,在今河南温县南。原:晋国县名,今河南济源县西北。

  [5]视:比拟,等同。

  [6]捘(zùn):推。一说用手指按。

  [7]捥:同"腕”。

  [8]王孙贾:卫国大夫,王孙牟之后。

  [9]次:驻扎,停留。

  [10]羁绁:指绳索。

  【译文】

  晋国军队要在鄟泽跟卫灵公订立盟约,赵简子说:"诸位臣下谁敢去跟卫君订立盟约"?涉佗、成何两位大夫说:"我能去"。在盟会上,卫国请晋国大夫抓住牛耳朵取血。成何说:"卫国是小国,就像我们晋国温县、原县一样,怎么能等同诸侯国家"?将要蘸血涂抹嘴唇,卫君先蘸上血,涉佗按住他的手,血流到手腕上。卫君发怒了,王孙贾疾步走上前去,说:"盟誓是用来申明礼义的,像我们卫君,哪里敢不遵照礼义却接受盟约呢"?

  卫君受到侮辱,想要叛离晋国,却担忧大夫们不听从他。王孙贾让他驻在郊外,不进都城。大夫们问他为什么这样,卫君告诉他们受到晋国侮辱的事,并且说:"我身为国君,却让国家受到侮辱,请另选继位者吧,我服从他"。大夫们说:"这是卫国的灾难,难道是国君的过失吗"?卫君说:"又有灾难呀,命令我一定要用你的儿子和大夫们的儿子送来晋国当人质"。大夫们说:"如果这样对卫国有益处,国君的儿子前去的话,诸位大夫的儿子敢不都背着绳索跟着前去"?准备出发,王孙贾说:"假如卫国发生动乱,工匠、商人未尝不闹事,驱使他们一起前去才好"。卫君把这个意见告诉了大夫们,便带上这些人一起来。出发的日期定下来,卫君接见国内百姓,派王孙贾问他们,说:"如果卫国叛离晋国,晋军五次进攻我们,能有多大危害"?百姓们都说:"五次进攻我们,我们还可以抗战"。王孙贾说:"这样说来应当叛离晋国,陷入危难而后再送人质,有什么晚的"?于是叛离了晋国。

  晋国人要求改立盟约,卫国没有答应。

  【评析】

  鲁定公八年(前502),晋国与卫国在鄟泽订立盟约,卫灵公在盟会上受到晋国大夫的侮辱。卫灵公回国后,用此事实激起朝中大夫和国人的愤慨,君臣上下团结一心,不甘受辱,决定叛离晋国。晋国也畏缩了。

哀公越及吴平

  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1],报槜李也[2],遂入越。越子以甲循五千保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大宰嚭以行成。吴子将许之。伍员曰:"不可。臣闻之,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昔有过浇[3],杀斟灌以伐斟鄩[4],灭夏后相[5]。后缗方娠[6],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7]。为仍牧正[8]。惎浇[9],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10],以除其害。虞思[11]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12]诸纶。有田一成,有从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13],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雠。后虽悔之,不可食[14]已。姬[15]之衰也,日可俟也。介在蛮夷而长寇雠,以是求伯,必不行矣"。弗听。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三月,越及吴平。

  【注释】

  [1]夫椒:地名,据考在今浙江绍兴县北。

  [2]槜(zuì)李:越国地名,接近吴国。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吴越在此交战,吴国战败,吴王阖庐(夫差之父)受伤而死。

  [3]过:夏代国名,是浇的封国。

  [4]斟灌:古代部落之一。在今山东范县北。斟鄩:古代部落之一,在今河南偃师县东北。

  [5]相:夏启之孙,失国后依附斟灌、斟鄩。

  [6]后缗:夏后相之妻,有仍氏女。

  [7]少康:夏代帝王。

  [8]牧正:管理畜牧的长官。

  [9]惎:嫉恨。

  [10]庖正:管理膳食的长官。

  [11]虞思:有虞氏国酋长。二姚:两个女儿(有虞氏姓姚)。

  [12]邑:作为封邑。纶:在今河南虞城县东南。

  [13]豷(yì):浇之弟,封国为戈。

  [14]食:消除。

  [15]姬:指吴国,吴为姬姓封国。

  【译文】

  吴王夫差率军在夫椒打败了越国,为槜李之役报仇雪耻,于是进入了越国。越王勾践带领五千兵马退守会稽山,派文种大夫通过太宰伯嚭请求议和。吴王夫差准备答应他。伍员说:"不可以。臣下听说,树立德义不如多上加多,消除疾患不如彻底干净。从前有个部落酋长过浇,占领斟灌氏,讨伐斟鄩氏,把他们的酋长杀害了,依附他们的夏后相也完蛋了。相的妻子后缗正在怀孕,从墙洞里逃出去,回归了有仍氏,生下少康。少康做了有仍氏的牧正。他嫉恨过浇,能戒备他。过浇派部属椒搜寻少康,少康逃奔到有虞氏,做了庖正,为有虞氏消除灾害。酋长虞思于是把两个女儿嫁给他,用纶地给他做封邑。少康有长宽各十里的田地,有五百兵马,能够广泛施行恩德,开始实行复兴国家计划,以便收聚夏国的民众,建立官职。他派女艾前去侦察过浇,派季杼引诱过浇的弟弟戈豷,于是灭亡了过国、戈国,恢复了禹王的业绩,祭祀夏代祖先,同时祭祀天帝,不让以往的典制失传。如今吴国不如过国,可是越国大于少康,上天或者将使越国强大起来,放过他们,不就难对付了吗?勾践能够亲近臣民,而且尽力施给恩惠,所施给恩惠的没有不该赏赐的人,所亲近的都是有功劳的,跟我们吴国同在一块地方,却又世代为仇。在这时候打败了越国不加占领,又将让他保存下来,这就叫做违背天意助长仇敌。以后虽然悔恨,不能消除祸害了。姬姓国家衰亡,指日可待了。处在蛮夷之间,却助长了仇敌,这样追求称霸诸侯,必定行不通"。吴王不听他的。伍员退出宫廷后告诉人们说:"越国用十年繁育人口、积聚财富,用十年教育子弟、训练军队,二十年后,吴国宫苑将会变成水坑了!”

  三月,越国和吴国达成议和。

  【评析】

  鲁哀公元年(前494),吴王夫差率军攻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只剩下五千兵马了,被迫求和,吴王夫差不听劝谏,便答应了。这就埋下了亡国杀身的祸根。"一日纵敌,数世之患"。教训是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