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观国词作少年游草的鉴赏

时间:2021-08-31

  【作品介绍】

  《少年游·草》是南宋词人高观国的词作,通过写草色来抒发自己的离愁别恨。这首词的上阕虚写梦境,令人神往的如屏芳景,可惜只是一场幻境,美人的踪迹被无边的芳草隔断了。下阙转写实境,写醒后的情怀。仍是从草字生发,通过绿色罗裙这一具有女性特征的服饰来抒发他对远隔香尘的伊人的思念。未三句,“冷落闲门”,见出庭院之孤寂,“凄迷古道”,流露出望远之悲心,以“烟雨”结笔,将草色、离情与迷蒙的雨色化为一片,情景相伴,凄然无尽。

【原文】

少年游·草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1。软衬飞花,远随流水,一望隔香尘2。

  萋萋3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4。冷落闲门5,凄迷6古道,烟雨正愁人。

【注释】

  1、芳裀(yīn ):形容春草茸茸如垫褥。

  2、香尘:带着花香的尘土。

  3、萋萋:指茂密的芳草。

  4、翠罗裙:借指人。化用牛希济《生查子》“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句意。

  5、闲门:代指情人居住处。

  6、凄迷:迷茫。

【白话译文】

  春风吹绿了芳草,在白云的映衬下,芳草显得葱绿可爱,是在晓梦中梦见了这如茵的芳草。花瓣轻轻地洒落在软草上,蒙茸的草地随着流水延伸向天际。一眼望去,伊人的芳踪已被无边的芳草阻隔,春恨别情无限。

  萋萋的芳草,遮盖了伊人的足迹,给人留下了多少相思别离之恨,使人追忆起像绿草地一样的翠罗裙。冷落的庭院,凄迷的古道,都笼罩在茫茫烟雨之中,这景象勾起了人满怀的愁绪。

【创作背景】

  南宋后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同样严重、尖锐。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符离一战以后,金朝因内部政变,无力南进,南宋习于偏安,当然更无雄心北伐。双方维持和平的局面经历了几十年之久。有时也发生小规模的战争,但对全局牵动不大。南宋统治阶级拼命压榨人民,以供挥霍及向金朝进贡,利用官职和金钱来麻醉没有雄心壮志的知识分子,一种苟且偷生、得过且过的风气影响到文学,逃避现实、雕琢词藻的形式主义的作品一天天多起来。有些人躲进书丛,寻章摘句;有些人讲究乐律,陶醉于自然景物,不问政治;有些人只着眼于个人的离愁别恨,发泄无可奈何的伤感情绪。此词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所写出的抒发离愁别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