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志愿活动总结【精编】(3)

时间:2021-08-31

  学雷锋志愿活动总结【三】

  自3月份全区部署开展“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以来,夏港街高度重视、充分动员、精心部署,组织街道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弘扬了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理念,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

  一、精心部署,确保志愿服务顺利开展

  街道坚持将“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与弘扬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相结合,立足实际制定了《夏港街“三关爱”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方案》,组建街道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机关支队和中心分队。同时,街道还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完善“志愿时”综合管理系统,开展志愿者招募、排班、调度、激励及项目发布等工作,实现志愿服务需求、项目、活动、组织对接。目前,街辖6个社区志愿队伍每个月至少开展4次志愿服务活动。广泛活跃的“三关爱”志愿服务,逐渐成为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学雷锋常态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二、加强宣传,确保志愿服务深入人心

  街道充分发挥网络、社区宣传栏、LED电子显示屏等载体作用,广泛宣传“三关爱”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意义、活动信息、志愿服务典型,加深了干部群众对学雷锋活动和志愿服务的认识。与此同时,街道还深入开展社区论坛、道德讲堂等活动,大力宣传社会各界的好人好事,并邀请道德模范讲述自己的经历和体会,用生动的宣讲引导居民群众树立志愿服务意识,自觉参与志愿活动,营造了“践行雷锋精神、争当先进模范”的良好氛围。据统计,街道今年共举办10期社区论坛,2期道德讲堂活动。

  三、深化活动,确保志愿服务取得实效

  夏港街立足实际需求,广泛开展“三关爱”志愿服务,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开展“关爱他人”志愿服务。为高龄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和应急救助等服务,配合团区委推广“小金雁”、“四点半成长空间”等项目;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及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为外来务工青年举办城市文化习俗与生活交际技巧论坛,为农民工子女设立“七彩课堂”,满足其实际需求;关爱残疾人,在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设立志愿助残示范岗,形成心理疏导、家访、康体及生活技能等一批常态化的助残服务项目。同时,街道还深入开展“爱心帮扶”、“友爱互助”、“志愿服务”、“孝老爱亲”等主题月活动,广泛开展扶老助残、生活照料、亲情陪护、兴趣培养、帮困建安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参与志愿者近200人次。

  二是开展“关爱社会”志愿服务。创文期间,发动辖内团组织、团员青年、青年志愿者在街道主要交通路口、公交站点、商业街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开展“大拇指行动”志愿服务,引导市民文明出行;组织志愿者通过讲座、沙龙等方式推介优秀图书,打造倡导全民阅读志愿服务品牌;推进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社区、学校,开展健身指导咨询,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身理念,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

  三是开展“关爱自然”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采取巡展、编印小册子、制作宣传单张、开设讲坛、组织知识竞赛等方式,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宣传环境保护、垃圾分类、低碳健康生活知识,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发动志愿者开展“绿色生活、低碳出行”、“垃圾分类人人参与”和“保护山川河流”等环保志愿服务行动,培育崇尚自然、善待环境的理念;大力开展清洁环境卫生志愿服务,街道组织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清除卫生死角,冲洗居民楼道,清理小广告,整治社区“脏乱差”现象,为居民群众提供一个整洁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