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与管理现状调研报告(3)

时间:2021-08-31

  二、我国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现状

  为充分了解我国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与管理现状,“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与管理研究”课题组于2013年7月进行了系列调研活动,调研对象包括文化企业家、资产评估公司、银行和产权交易机构,调研内容包括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的规模、计量与披露、使用、管理、评估与质押融资等情况。调研结果如下:

  (一)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规模较小

  本次调研中,20%的受访企业表示未能计量无形资产,40%的受访企业表示其无形资产占比在10%以下,10%的受访企业认为其无形资产占比在30-50%,20%的受访者表示其无形资产占比在50-80%,只有10%的受访企业认为其无形资产占比达80%以上。

  从行业分布看,图书出版企业与整体规模小的文化企业,其无形资产占比较小,广播电视企业无形资产占比相对较大,基本在30-80%之间。广播电视企业由于其主营业务多为广告或影视剧的著作权交易等业务,故无形资产比例比其他类型文化企业要高。

  (二)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计量与披露不充分

  本次调研中,20%的受访企业表示未能计量无形资产,40%的受访企业表示其无形资产占比在10%以下,10%的受访企业认为其无形资产占比在30-50%,20%的受访者表示其无形资产占比在50-80%,只有10%的受访企业认为其无形资产占比达80%以上。

  从行业分布看,图书出版企业与整体规模小的文化企业,其无形资产占比较小,广播电视企业无形资产占比相对较大,基本在30-80%之间。广播电视企业由于其主营业务多为广告或影视剧的著作权交易等业务,故无形资产比例比其他类型文化企业要高。

  (二)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计量与披露不充分

  调研结果显示,文化企业在无形资产使用上主要是自用和转让,而转让大多在文化企业经营状况不好时进行,是一种十分被动的处理方式。这两种处置方式并不涉及主动进行无形资产的经营、投资管理问题。这一点也可以从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计量方法中得到印证,约有90%以上的企业使用成本计量,而这种计量方法基本就是作为会计入账的计量方法。

  调研发现,多数文化企业的评估目的是为了抵押、清算、诉讼、兼并等相对被动的目的,而涉及资产增值的资产交易项,只有23%的比例。从行业分析看,每个行业也都涉及资产交易项,但是交易力度并不是特别大。因此可以得知,在评估目的上,出于对无形资产的经营、管理的目的相对少,更多地是为了其他目的而间接地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