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采风活动致辞(2)

时间:2021-08-31

文艺采风活动致辞5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下午好:

  短短的10天采风活动结束了,学生们都回到了学校。这次采风活动收获最大的就是参加了第21届中国国际广告节,让学生们接触了解到现今国内外较为前沿的广告载体与传播技术,包括户外广告、网络技术、印刷技术等方面的信息。

  并且有今年国内的优秀作品是学生学习借鉴的好素材。更值得关注的是行业论坛,有国内外知名广告人讲解当今广告行业的新动态及发展趋势,设计创作的新方法与新思路。

  作为广告学的学生,这是对我们很有意义的一次采风,不仅仅打开了我们的视野,接触了更加广阔的天地,看到了很多人文知识,让我更加理解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的深蒂,同时也加强了同学之间的联系,使我们这个团体更加和谐统一,今后的路更加有期望与方向。

  除了广告节,我们还接触到不一样的人文,学习到历史的创造之美,文化的艺术之美,生活的变迁之美,还在这次的学习过程中,感受来自于不一样地区的风情文化,建筑,服饰和饮食。我们还在这次的活动中相互学习,增进师生间情谊,同学间关系。

  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学习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专业知识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对学生在今后的专业道路上有必须的铺垫和提高。感激学校给予的这次采风实践课程的机会,让我们在学习中放松自我,更增加了对艺术美的追

  求和对艺术设计创作的突破,对实现自我价值经过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

  采风活动结束之后,作为考察实践的一个必要资料和个人总结,要求每个学生都撰写一篇与广告专业相关的论文。须20__字以上。

  经过这次的艺术采风考察,让学生了解到行业发展的新状况,更加明确了自我的发展方向,积累了必要的设计素材,为其今后的创作汲取有益的养分,能够说很好地完成了考察任务。

文艺采风活动致辞5篇4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下午好:

  以前总是听人家说起采风,我心中就对其充满向往。在我大三的下学期,教师布置了要对徐州三大民间传说进行采风研究整理,我们就选择了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作为对象,去寻找关于他的,在当地民间还流传着的传说。这样在薛院长的统一指导下,在全组同学的讨论后,我和另外三名组员前往丰县采风。

  20__年4月21日,我们踏上了征程,前往张道陵的老家丰县费楼村。由于前一天徐州下了雨,我们还异常担心到了那边的村子,道路会不太好走。之后特地打听了一下原先当地并没有下雨,悬着的心最终落下来了。由于本来就晕车,车子刚开动我就睡着了。之后突然惊醒,以为到站了,结果只是才刚经过收费站,车子颠簸了一下,我就醒了。之后我就睡不着了,顺便观察了沿途的风景。四周都是绿油油的麦田,不时还能看到几个人在农田里劳作。

  10点半左右,车子到站了,我们最终到达了丰县县城。之后明白那边并不通车,我们只得打车过去。到了那个村子,眼前的景象让我有些惊呆,虽说我家也是徐州的农村,但那里的房屋、环境感觉落后了好多。

  当时我就想,这真的就是张道陵的老家吗?之后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我们先是来到天师府,找到了那里的负责人杜尔贤先生。他以前是一名教师,退休后就收村里人的委托,在那里看管天师府,并对张天师的故事传说进行研究整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交谈,杜老先生给我们讲述了好多关于张天师的传说故事,比如说能确立张天师

  的老家确实是费楼村的“张老汉巧占天门穴”的传说,张天师保佑后人的“三次暴风雨避过费楼村”的故事。

  告别杜老先生后,我们又在热心村民的指引下去寻找下一个讲述人――邵长宏。到了他家,他还很热情的给我们倒了水。他又把他所明白的张道陵的传说故事热心的给我们进行了讲述,他还特意指引我们去看了传说中的“药盒子”,这令我们兴奋不已。

  之后听当地村民说,张道陵的家族还有一本族谱和好多资料,在张家让先生的手上。但我们找到他家时,他家大门紧锁,并不在家。等了好久,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张家让先生迟迟未归,我们心想只好作罢,没有看到他手中的资料也真是遗憾。之后,在我们出村子的时候,碰到了张家让先生的父亲,他把我们带到了他的侄子家,然后让他打电话让张家让先生赶快回家。

  很快,我们最终见到了张家让先生本人。一进他家,就看到了“道渊源世家”五个醒目的大字。随后他把他多年整理的关于张道陵的资料都拿给了我们看,我们也见到了那本族谱。他跟我们说,他把这些东西给我们看,不仅仅期望我们能够了解张道陵,更期望的是我们能将张道陵的文化发扬出去。

  采风回来后,我们还进行了一个小小的总结会,大家也畅所欲言,和组员一齐分享我们在采风过程中的见闻认识、心得体会、思考感悟等。经过这次采风,我也深刻感受到了采风的重要性。作为文学专业的我们,平时只能在教室里经过书本和教师的介绍来接触文学这样一门融入了情感语言艺术表现,思维精神等内涵丰富的独特艺术,缺少了感情经历的真实体悟而难以深刻理解。而深入实地考察研究,就能

  够启发独特、自我的情感体会和思考。像这次的采风,首先我就了解了张道陵在家乡人民心目中的高大形象,然后就是了解了他对道教以及道家文化的特殊贡献,对其肃然起敬。这次采风活动真的对我影响很大,我也从中学到了好多东西,真期望这种活动越多越好。

文艺采风活动致辞5篇5

敬爱的教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这个学期我们最终有机会外出采风了,我们第一站要到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江西婺源。快到目的地时,我就被那山里的风景给迷住了,茂盛的树木,婉转的溪流,都让我心旷神怡。

  婺源是江西东北部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县,被旅游书籍冠以“中国最美丽的乡村”。那里文风鼎盛,古迹遍布,尤以明清古建筑为代表,而自然风光更是如诗如画:田园、小溪、古木、翠竹环绕村落,飞瀑、驿道、路亭、拱桥散布乡野……婺源不仅仅有江南层峦叠翠的山林,碧绿绸绢般的小河,还有蜿蜒的石板路连着一个个依山傍水的村落,更为突出的是那里的徽派建筑,其风格体此刻“粉墙黛瓦”,即雪白的墙身,青黑色的瓦,屋顶是刻着各式图案的飞檐翘角,直指苍穹,在蓝天绿树映衬下分外瞩目。

  婺源的水,能够说是它是婺源的活的灵魂。因了它,使得婺源的风景才有了灵气,才会如诗如画般的优美。清华镇有一座木结构廊桥。初建于宋,具有800余年历史,因李白的“两水夹明镜,双桥落

  彩虹”而取名为“彩虹桥”,由六亭,五廊构成长廊式人行桥。每墩上建一个亭,墩之间的跨度部分称为廊,所以,也叫廊亭桥。从远处看,亭略高于廊,构成错落有致,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

  另外婺源的樟树也是出了名的,我们看见的樟树一般都有上百年的历史,高大雄伟,显示着历史的印记。在婺源,风景到处都在你的身旁,最美的风景,就在你不经意的途中出现。有时候车一拐弯,前方露出了一排排“粉墙黛瓦”的民居,隐现于古树青山之间;有时候一回头,远山尽处,云雾缭绕,松竹连绵,恍若仙境。

  以商贾闻名的思溪延村,民居建筑风格大同小异,多为一层至三层穿斗式木构架,四周用风火山墙围起,大门为石库门坊,水磨青砖门面。庄园特色极具,在环绕延村的河岸上还能够捕捉到水彩画般轻灵、蒙胧、滋润的画面。思溪的古民居则以幽深的庭院风格见长,鎏金匾额,回廊护栏、天井书斋,亦庄亦趣。有些村落中,至今依然保留一些当年的古驿道,它们在村庄与村庄之间宛如飘带一般蜿蜒伸向远方。那些规模较大的村落更是有着江南风光田园诗般的意境,高高低低的树,曲曲弯弯的河,零零落落的村,有一种国画中的韵味。

  印象颇深的是李坑的小桥流水。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李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焦泉浸月、道院钟鸣、

  仙桥毓秀等景点在其中,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精品线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几天的婺源之旅一晃而过,完美的时光总是在逝去之后令人那么依恋,短暂的总是那么令人回味!在那里我们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还有感受到了那淳朴的乡村乡情,我们会将这一切永远珍藏于心。

  我们第二站要到中国的艳遇之都——云南丽江。

  丽江,古称丽水,地处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之中,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衔接地段,滇、川、藏交汇处,距省会昆明五百多公里。境内有玉龙雪山、老君山两大山脉,山峦起伏,气势宏伟。丽江历史悠久,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是我国古人类活动的地区之一。丽江是西部东进的出口,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南交通贸易大动脉南方“丝绸之路”和由西藏入境的“”的必经之地。丽江兼有是寒、温、热的立体气候,所以动植物种类繁多,被誉为中国的“药材之乡”和世界杜鹃花中心。

  让我感觉神秘的是高原的阳光。它光芒四射,把全世界的温暖都潮涌潮滚地展示出来,它磅礴的力量、壮观的色彩,激动人心。我能感觉到自我的心跳是随着这音符走进高原、走进丽江的。

  丽江古城是座风景秀丽、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少数民族古城。它始建于南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丽江古城,用它千百年积淀和浓缩的人文精髓,嬗变为十足的历史文化底蕴,向世人演绎和阐释着古老礼貌的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和生命永恒。

  我站在古城入口处的小型广场上,迎面一道屏风似的立墙,上书江泽民的题词“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旁侧有一雕墙,高丈许,黄土的颜色,墙壁上刻着一些人物故事;还有两架高大的、悠悠流转的、爬满黑色苔藓、古朴斑驳木色、攀天轮似的水车象座纪念碑似地耸立一旁,和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一齐扑到我的眼前,来不及做任何心理准备,我就从宁静闯入了热闹,从古朴来到了现代,从远古走进了礼貌,这种感觉十分奇特。

  光滑的石路旁河道里翻腾着白色水浪,那对巨大的、古色古香的古代轮形水车暗紫如青铜编钟,敲出清越的水声,正以“咿咿呀呀”的节律缓慢地转动着,散发出一种古老的沉旧,古老的调子悠然飘向远方,它似一下子就将远道而来的我们整个的拥抱起来,我的疲倦所以一扫而空;沿着满是岁月留下的坚硬、光滑而又坑凹不平的五花石板路上,朝着顶着无数飞檐、架着参差之势的街巷深处走去,耳畔传来悠扬的葫芦丝声,依河而筑、鳞次栉比的两层古式土木结构的瓦房群在随着不间断的渠流中默默展开了它庄严凝重与亲切宽厚的容颜;街道左右两边有许多排列整齐的原木做的花框,里面开满了各色缤纷绚丽的小花,伴着潺澉涓流,惹人怜爱的点缀着古城,整个丽江古城就是一幅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纳西风情图。

  水,是古城的灵魂。古城的水,源头在玉龙雪山。雪山融化后流出的泉水,从山麓周围的古老粟树喷涌而出顺势而下,经过城北黑龙潭的短暂回旋,奔向大研古镇。清澈的玉泉水从古城城头双石桥下分为西河、中河、东河三条岔河穿城而过,每条小河又分成若干支渠,穿街绕巷,入院过墙,时隐时现,流遍全城。古城的水穿大街过小巷,使古城处处主街傍河、小巷临渠,泉水环绕连接每家门庭,开门即河,迎面即柳,门前即桥,屋后有溪,可谓“条条街道见流水、户户门前有清溪”,构成“家家流水、户户垂杨”、小桥流水的幽雅景观,为古城增添无限秀美与灵气,使人强烈地感受到“东方威尼斯”的独特韵味。

  踏过座座石桥和小巷,便是闻名的四方街了。四方街是个小广场,纳西人把它称作“芝滤古”,意思是街市的中心。据说四方街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玺开头而建,取意为“权镇四方”。说是四方街,其实它并不是四方形而是长方形的,街面由西向东倾斜,中间铺有小卵石,四周围是五彩石,街中心的垂柳、青石、朽木皆黯然隐于暗黑色的天地间。

  人们都说,到丽江,你要去探一探夜夜笙歌的酒吧。酒吧一条街是古城夜晚最具特色的地方,那里店铺林立,游人如织,到处灯红酒绿,红男绿女穿梭其间。街上的古宅扮成间间风格各异的酒吧,多得数不胜数,一间连着一间,整个一条街全是咖啡馆和酒吧间。古城的酒吧街傍水而开,水边是一长排婀娜的垂柳,黄昏来临的时候,它会让人想起徐志摩的康桥。店门都面临潺潺的玉河水,一条条木板连接了河两端,水势有些急,却十分动听,似乎古镇的脉搏就该是这样富有生命活力的跳动。

  束河依山傍水,一条青龙河从村中穿过。民居房舍错落有致,不一样于古城民居的土坯墙,那里都是石头墙。“四方街”的西侧,有一座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大石桥——青龙桥,这是丽江境内最大的石拱桥,纳西语称“吉阿桥”,意为泉水汇集之桥,横跨在青龙河上。束河是清泉之乡,村中流淌着从数处泉眼中喷涌而出的清泉,清澈的泉水终年哗哗流淌,横贯全村。沟渠两岸垂杨依依,柳丝拂水。青瓦粉墙,掩映于绿荫之中,景色秀丽宜人。

  我们的第三站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一词早在一千多年以前藏文献资料中就有记载。香格里拉一词的含义与中甸县古城藏语地名“尼旺宗”相一致。之后,“香格里拉”这一词汇被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介绍引用后成为一个特有地名。

  香格里拉的美景,真是象外国记者描绘的传说中消失的地平线,世外桃园的所在地,天空格外的蓝,晚上也能够看到点点繁星,沿途公路上藏民的民居和牛羊的草甸上悠闲的散步,据说那里的藏民区域中有富庶的,因为不仅仅有旅游业,还是一些独特的菌类和植物很多出口。藏民一户年收入都在20-30万,可是当地孩子基本都不受教育,可是他们演习藏民能歌善舞的特点,随便挑一个出来都能够参加选秀。很是羡慕他们能够这样过着悠闲的生活,无忧无虑。

  香格里拉称得上雪上王国,境内分布着巴拉格宗、石中雪山、色纽雪山、石卡雪山、哈巴雪山、迪隆雪山、天宝雪山等二十余座雪山,与北面的梅里雪山、白茫雪山,南面的玉龙雪山,构成一个庞大的雪山世界。其中石卡雪山位于香格里拉县建塘镇西南,那里有云南最长的索道,索道将我们从海拔3270米的纳帕草甸送到海拔4449.5米的山顶,在山顶能够同时看见梅里雪山、玉龙雪山,甚至稻城的三大雪山等雪山景色。

  石卡之顶,天很近,云朵似乎触手可及。我们顺着长长弯弯的木梯,拾级攀登而上。厚厚的积雪,在阳光下更加洁白,将巨大的山顶覆盖着。那里已经是海拔4449.5米的高峰了。雪山上的风很大,迎面刮过来使人睁不开眼睛。山顶上很冷,走几步,吸一口氧气,尽情拍照,高声放肆大叫。平常生活学习中的沉重和不快,在石卡雪山顶上,顿时烟消云散。

  在雪山顶上,用平视的目光,看着卡瓦格博雪山、玉龙和哈巴雪山,我的心灵是无限的纯净和无比的静穆。我愿意就这样站在雪山顶上,让洁白的雪和狂吹的风陪伴着我,多么期望时光在这一刻凝固,直到永远!

【文艺采风活动致辞5篇】相关文章:

1.采风活动总结

2.文艺汇演致辞

3.采风活动总结

4.书法采风活动总结

5.元旦文艺晚会致辞

6.学校文艺晚会致辞

7.社区文艺演出致辞

8.战友联欢文艺晚会致辞

9.“六一”文艺汇演校长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