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回母校致辞

时间:2021-08-31

  毕业生回母校致辞篇一:

  尊敬的金校长:

  敬爱的各位师尊: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火热的七月,我们的母校----磐石一中迎来了一群年近古稀的老学生。我们坐在这久别的现代化教室里,听了金校长介绍建校85年来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我们的母校不负盛名,培养无数的栋梁之才,正如磐石市原人大赵贵福主任为我们赠送母校条幅上题写的"教坛千古业,桃李数园春"。我们以母校为荣,为母校贺彩。看到当年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同窗学友们现己两鬓霜白,心情很是不平静,大家都有很多话要说,有感恩母校之育,有谢师教诲之恩,有同学久别之情。在这里,我代表大家说一句,母校恩重,同学情深。母校我来了,老师同学大家好!

  这次我们六六届同学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老三届学生回母校聚会,是由李英录,窦成,张玉吉,王军,赵贵新,庄砚田,孙秀兰,侯淑云等同学倡议和筹备的,特别是得到了母校金校长,刘恒娣付校长的鼎力支持,在此,让我们以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掌声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回母校聚会将是我们永远的纪念,是找回当年感觉的一件好事。说其好,1.我们是特殊年代走出来的一批特殊的学生,有着共同的特殊经历,三年学制在校五年,有着共同的特殊感情,今天是感情召唤我们回母校看一看,聚一聚。2.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填写履历表时不知道填写过多少次磐石一中,既便是上了大学,磐石一中都是我们的笫一学历,因为,我们是在这里起飞,走向社会的。母校曾关爱过我们,给我们补发了高中毕业证。感恩母校的情结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讲个小故事,二班李文六六年在校选飞走的,八十年代在西安空校任职,一次探家,我接站吃完早餐后,他没说送他回长兴的家,却让我陪他到一中看看,那时还是我们老校舍。四班王军六八年在校当兵,后在新疆乌鲁木齐公安系统工作,回来探家见我第一句话,让我陪他去一中看看,在新校区的大门往里望着,他说,我俩下课撞拐的地方找不到了,可见游子的思校之情是何等地强烈。这次王军飞回来了,李文寄回一首诗,以示心情。今天是感恩之心驱使我们回母校看一看,聚一聚。3.斗转星移,苍海桑田,我们日渐苍老的脑海中依然闪耀着在一中校园度过的美好青春。据不完全统计,先我们而去的同学巳过几十人,无情的岁月如刀和有限的生命如火在呼唤着我们在有生之年回母校一看,聚一聚。这三个理由让我们迈出镪锵的脚步,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从家乡的四面八1走回母校,看到了阔别几十年的老同学。这雄辨地证明了我们感恩,我们念旧,我们健康,我们还很年轻。

  大家深感同学二字的份量,非同一般。同学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同学是沙漠里的绿洲,同学是一一世的朋友。念书时不称同学,互叫外号。走向社会后,互称同学,有的隔地传书,有的跨山跃海互相看望,有的无所顾及地求助施助于同学。此时的同学是一种感情的纽带,是一种寄托,是一种牵挂,是一种示人的名片。常以同学为荣,也为同学分忧。谁家有事,都去帮帮忙。谁走了,都去送一送。谁孩子结婚都去贺贺禧,这就是我们老三届同学不分班级几十年交往的历史。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回忆,我们不能忘。在文庙老校刚考进中学时的新鲜感,为建新校数九寒天 ,我们肩扛手抱车推把几百万块红砖从几公里之遥的砖厂运到新校工地,夏天不顾炎热从河里一锹一锹地捞出沙子运到新校工地,手上的泡和硬茧证明我们从小就能劳动,有着必须完成任务的责任感,进入中考埋头认真复习充满求知欲的使命感,还有我们穿着半工半读用在苗圃挣来的钱量身定做的校服戴着大草帽表演集体操。 那草帽是我校已故老前辈著名书法家李玉之老师亲笔题写,磐石一中半工半读八个大字刚劲有力,记忆犹新, 几百人戴上这普通的麦秸草帽在磐石大街上简直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一种骄傲自豪感犹然而生。 没有 忘记运动会上友谊笫一,比赛第二你追我赶高声呐喊的热烈热闹场面。我们留恋那时一中互帮互学学生讲课的浓浓的学习氛围,刻苦读书,尊师爱校八字校训在黑板上方毛主席像两侧悬挂至今还闪烁在我们的眸子中,更难忘的是我们的班任课任老师授业解惑不厌其烦,教书育人。我们的好作风,好品德就是在一中在我们青年时代培养而成的。正直,正义,诚信,善良,勤俭伴随我们一生。在大革命中受到毛主席检阅,关心国家大事,那一切的一切我们没有忘,那一切的一切我们不能忘。母校留下了我们成长的足迹,青春的身影。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沉思,我们没有错。有人说,我们是被毁掉的一代人,事实上我们是做出卓绝贡献的一代人。我们和祖国的命运连在一起,是听党的话,青年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一代,所以我们的过去都没有错。我们是最亲近的同学,是一个战壕的战友,是一生为友的伙伴。我很敬佩我们的同学有的在花甲之年还在为生活为子女不辞辛苦,奔波劳作,省吃俭用,自力更生,顽强拼搏,这就是我们这代人的本色。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晒晒知青这个名片,我们还很靓。在普及大学大学毕业就失业的今天,看一代人的价值,不能看他们的学历有多高,要看他们在社会发展国家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有多大。我们是老三届也是知青的一代人,与共和国同龄,曾是新中国教育出来的最成功的一代人,这是研究中国教育问题的专家学者得出的共识。说其教育成功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一代甘为革命理想而奋斗而献身的青年,主要表现在我们不用动员,积极主动,自我组合,自觉奔赴农村落户。我们在农村和农民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黑土背朝天,春播夏锄秋收冬藏,晨曦的上工钟声至今仍然在我们耳畔回响,睡眼朦胧地走向田间地头。可以无愧地说,没有给农村农民带去负担,而是在广阔天地里贡献我们的青春和力量。特殊的年代造就了特殊的一代人。招工进厂,下岗分流,计划生育,我们这代人在共和国编年史上已经记载,我们是二十世纪有文化的青年中受磨励磨难最多的群体,也是反差最大的群体。上有总书记中常委和各级各类精英权贵,下有无数下岗失业拾荒者。我们这一代人代表着时代的正能量,起着教育子女稳定社会的骨干作用,历史不会忘记知青一代,知青一代也不会忘记历史。尤其在当前社会转型变革中,我们年龄大了,退休了,身体欠佳,工资偏低,成为了弱势群体。但是,我们忍韧坚强,成了负重前进的一代。所欣慰的是我们子女长大立业了,我们在家庭中也都成了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重量级人物,看哄送陪着他们也是夕阳下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尽享天伦之乐,也是人生之福,虽累犹荣。

  一起筹备这次活动的同学委托我做个中心发言,我真的不知道讲点什么好,只是想找出我辈在心灵深处共同的闪光点,以此,点燃我们回首青春往事的激情,点燃时至暮年唤发青春的豪情。从走出校门的那一天,到五十年后的今天。老了是共同的一致的特点,我们之间只有省心操心之别,身体好坏之分。因此,我们见面是高兴的,我们的交流是平等的,我们的相处是真诚的。

  人生从退休开始,要知道,人生如书,越老越有智慧;人生如歌,越老越情调;人生如画,越老越有内涵;人生如酒,越老越有味道。饱尝苦辣酸甜的人,是资本,是财富,是骄傲。老有老的骄傲,我们要活出自信自由,活出亲情友情,活出精神精彩。

  仔细想想,我们的人生历程是很平常的,却又是很不平凡的。虽然没有过惊天动地的伟业,却有过热血沸腾 ,有过意气风发的追求,有过脚踏实地的劳作;有着在农村在部队在工厂在最艰苦的地方煅炼出来的"钢筋铁骨",现在,我们顽强且节俭地跋涉在这浮躁的物欲横流的的社会里,执着且珍惜着我们半个世纪凝聚而成的同学情。这同学情是一个团队,是一种资源,是一笔财富,是一种信念,更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抱团取暖的精神宝库。

  人生勿勿,相聚短暂,相依为命,来日方长。 希望努力做到生活有滋有味,日子有生有色,为人有情有意,做事有始有终,以此共勉。希望 我们加强煅练,以淡定的心态来个比赛,看谁最健康,看谁活得最长。努力吧!同学们,让美好的生活在我们两鬓霜白中闪烁,让我们的交往在未来的岁月里闪光!!

  这次聚会很仓促,从动议到今天才半个月时间,安排不周,敬请谅解,午餐后各班活动。

  最后,祝校长老师长寿幸福!祝同学健康快乐!祝母校与日争辉!祝聚会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