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学习方法总结(4)

时间:2021-08-31

六、考试

  之前也说过了,诊断总共四次考试。第一个是体格检查考试,已经详细讲解过了。第二个就是病历考试,大家分组,老师会跟病人事先沟通好征得同意,然后大家问诊,并根据自己获得的信息写一份病历,大家要好好写,毕竟是考试,当然在这份考试病历之前会有一次练习的病历书写,老师会批改这个练习病历并详细纠正大家的错误,一定要好好学习,在病历考试结束后直到内外科实习什么的才会再次接触病历的,练习机会并不多。第三个是实验诊断考试,考试内容是血细胞、骨髓细胞和尿镜检,考试形式是玻片观察并写出视野内容的名称。上实习课的时候老师会认真讲解各种细胞的鉴别要点的,实验诊断考试的难点是骨髓象,另外两个并不难,注意我说的是难点哦。第四个就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理论考试。

  四个考试的分数比例,在二院是体格检查20%,病历9%,实验诊断11%,理论考试60%。其中体格检查的分数是直接20分往上加的,因此诊断的分数能不能高分取决于体格检查,由于分数分摊较多,诊断不容易挂。

  虽然书比较厚,但是理论考试还是有侧重点的,考试内容中,体格检查部分占多数,不要以为检查考试完了就没事了,理论还要考的。二院理论考试题型有选择题,英译中,简答和病例分析,其中简答的第一题是一个名词解释。

  英译中的范围是症状学和体格检查里的词,所以建议带个小本子,大小刚好能塞进白大褂的胸口袋,里面写上单词,平时看看都够用了。简答在前面说过,体格检查可以重现小测时候的题目,另外会考一些实验诊断的重点检查项目结果分类以及临床意义。病例分析都是分小题的,具体怎么处理等会就说。

诊断的重点如下:

  体格检查相当重点,不会考手法什么的,那相当无聊,考点是一些体征以及其分级,比如甲亢的眼征,甲状腺/扁桃体/脾肿大的分级等。若是神经检查或是有产生痛觉的检查,则会考阳性体征。

  症状学重点掌握热型,水肿,呕血咯血,呼吸困难,黄疸,意识障碍,营养状态。其中呕血咯血的鉴别,黄疸三型经常的考。 实验诊断重点掌握血常规,尿常规,常用的肝功能肾功能检查,血清生化(尤其电解质)。

  常见疾病考的都是胸肺检查、心脏检查、腹部检查后面附录的疾病,都有可能会考。

  器械检查就考心电图,我们当时实习的时候就讲了几个重点图,有心室肥大,期前收缩,房、室的扑动和颤动,心肌梗死和传导阻滞。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体格检查这部分可以出的相当细,比如瘀点和瘀斑的区别,名解“蜘蛛痣”什么的。另外就是书上的表格都相当的重要,若上述重点内容出现表格,一定要背!像呕血咯血的鉴别,黄疸三型的鉴别,贫血形态学分类等。

  另外诊断实习书中有一本《实验诊断实习指导》,后面附有13个病例分析题,最后两题是内分泌的一般不考,前面的11道题如果都能搞得清清楚楚彻底吃透,诊断考试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所以如果真的懒到没怎么看诊断书,大可以用这11道病例分析押大题,当然我不建议这么做。

  诊断并不需要参考书,买了你也没时间做的,靠资料和书就已经足够,诊断其实挺容易高分的,但是由于在大三考试,一般很容易忽略诊断,所以大家有个心理准备就好。诊断学学习方法总结]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