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宣传思想工作汇报会上的演说稿(2)

时间:2021-08-31

二、着力宣传发展生态经济,打造绿色池州的新形象

  池州生态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是第一个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这是池州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一张品牌。现在,谁拥有了资源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环境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最基础的资源,也是第一位的资源。历年来,市委一直把发展生态经济、打造生态品牌作为池州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我们要不断丰富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内涵,围绕提升品牌价值,大力宣传我市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如气候温暖湿润,江河水系发达,森林覆盖率高,拥有国家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和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升金湖等;宣传严格保护环境的措施,如限污、治污、城市绿化等;宣传推广农业生态治理的成效,如退耕还林,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等;宣传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开发、生产;宣传各地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和生态城镇建设的措施和成效等。要通过扩大宣传,激发全市人民发展生态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掀起生态市建设新热潮,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精心打造生态池州、绿色池州的新形象。

三、着力宣传丰厚的文化底蕴,打造文化强市的新形象

  池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具备了与生俱来的文化条件,未来池州要成为一个经济强市,更应该是一个文化强市。

  九华山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民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古老的贵池傩戏被誉为“戏曲的活化石”,古老的青阳腔被誉为“京剧的鼻祖”。同时还有杏花村文化。池州素有“千载诗人地”的美誉,历代名人陶渊明、李白、杜牧、包拯、苏轼、岳飞、司马光、王安石、朱熹、陆游等都曾驻足寻芳,并留下了大量的文化珍品。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打造池州“文化强市”的新形象,是宣传文化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宣传文化部门要善于挖掘、整理、宣传好池州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古朴的民俗风情,扩大对外影响,提高池州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知名度。

  要继承、光大民族文化,弘扬、培育民族精神。要以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教育市民,教育我们的下一代。要把齐山、杏花村古井文化园建设成为池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积极筹备《魂断杏花村》晋京演出工作,通过艺术的形式,在推出池州杏花村的同时,推出池州的黄梅戏。要争取贵池傩戏、青阳腔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争取九华山化城寺、百岁宫等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要进一步丰富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城镇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和军营文化等。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在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的同时,鼓励支持各地各有关部门运用市场运作的方式,举办高品位、高层次的文体表演和赛事活动。与此同时,着手规划建设市体育馆、博物馆等文体方面的基础设施。

  要高度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各新闻媒体要安排播出适合青少年观赏的健康有益节目;有条件的媒体还要开辟一些能引导青少年参与的、融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栏目。要深入开展网吧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利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传播有害信息、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违法行为,切实净化网络环境。要净化荧屏,加强对电子音像和书刊市场的清理整顿。要研究实施市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场馆以及有关旅游景区景点对青少年免费或优惠开放的政策。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三个重要环节,要采取有效措施,把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