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家长会讲话稿(4)

时间:2021-08-31

  校长家长会讲话稿6

尊敬的家长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上午,我们在这里召开初一、初二学生家长会。今天参加会议的有:初一、初二全体家长,初一、初二全体教师,龙口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负责人、龙口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吕昌余同志,龙口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纪委书记赵立峰同志。首先,我代表实验中学全体教职工,对各位领导、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各位领导、各位家长,你们能在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来参加会议,这是对孩子成长的关注和重视,更是对我们工作的莫大支持!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召开家长会的目的,主要是针对学生现状,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针对策,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同时取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配合,也希望各位家长能积极参与到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来。

  会议分两个阶段:

  首先针对学生现状,我们谈谈建议、做法;然后家长同志们到学生所在班级,听取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汇报,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希望我们在交流、沟通中,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从而在教育好孩子的问题上达成共识。

  先谈谈孩子的现状问题。

  教育专家说,想成材必须具有有良好的品质。当代中学生性格不健全已经成为大家担忧的问题。他们生活没有目的,没有目标,追求享受,不爱学习,不理解父母,不理解老师。当然,有些家长同样不理解学生,有些老师同样更不理解学生。这里我首先想通过四篇,与家长探讨一下怎样教育孩子,怎样才能使他们身心能得到健康发展。这四篇说的都是社会现实,我看了以后很有感触,我觉得对家长、对老师、对孩子都有教育意义。所以,把这四篇中的三篇发给家长,其中《写给街头卖唱的父亲》已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星期天回去写出读后感。

  现在,我们先一同学一下《做人与处世》中的一篇——《英商为什么不留家产》,看能不能给大家点启示。

  请初二副级部主任、初二政治教师曲煊远同志宣读《英商为什么不留家产》。

  吕校长:《英商为什么不留家产》写的是外国有钱人在一些方面,是怎样教育孩子的。他们从小就培养孩子诚实、勤劳、谦虚的品德,和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精神。所以外国孩子懂得追求,知道奋斗。这种教育方法我觉得很好。其实,天下做父母的心是一样的,都想多留一些财富给后代。但这个财富是什么财富?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我们拼命创造金钱财富,就是希望孩子能生活得更好一些。而我们的财富是有限的。要想孩子将来生活的好,就得先让孩子们知道未来生活是自己的,父母不能跟他们一辈子,他们长大后早晚要离开父母,去闯自己的一片天地。那么现在,我们就必须要教育孩子:努力学习,提高能力。这个学习和能力包括: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自立、学会关爱、学会感激;学会说:“谢谢”;学会表达“对不起”;学会寻找自己的榜样;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独立自强。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付出才有所得、没有付出就没有所得的道理。这样,孩子们将来才会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去创造财富,自食其力,过上好日子。如果我们只溺爱孩子,孩子只会贪图享受,不思进取,又怎会成人成才?所以,家长同志们,与其让孩子们将来面对生活不知所措,还不如让他们现在就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但是,现在我们有些家长,为了满足孩子的虚荣心、攀比心,给孩子买一些不需要的奢侈品,如手机、MP3等,这些都是不提倡的。学校也是禁止带的。还有零花钱太多,这都不利于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零食、家长讲伙房烤肠)

  家长们,外国人主张多留德少留财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在中国,也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在临终前留给孩子的又是什么呢?从中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请听下面这篇——《富婆妈妈的遗愿》。这篇是真人真事,04年10月中央电视台播放过报道,很是感人,后来我见过这篇,就将它收藏起来了。

  请我校教导主任、教研室主任、初一语文教师崔芳同志宣读《富婆妈妈的遗愿》。

  吕校长:这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母亲。它讲的是一位得了癌症的企业老板,是怎样教育不思进取的儿子,自主独立,进行创业的故事。我想,她的遗愿实现了:孩子经过一年的摔打、磨砺,终于真正长大成人。用孩子自己的话说:“经过这一年的磨练,不仅锻炼了我的意志,也增长了我的社会经验,我相信自己能成功。”我们看,这个孩子其实已经成功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对孩子适当的摔摔打打不是件坏事。而我们在座的家长有谁舍得这样教育孩子,把孩子撵出去自己寻找活路?有些家长对待孩子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过分满足孩子的愿望,但孩子却不领情,觉得父母这样做是理所应当,自己享受起来也是心安理得。我们的孩子,和文中的孩子有些几乎是同龄人,但能够体谅父母、胸怀大志的有几人?能够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的有几人?这里,我不是说,非得让孩子们过艰苦的生活,而是让孩子们懂得生活的残酷,创业的艰辛,父母的不易。有意识的培养孩子们的挫折体验,使他们懂得什么是自立,什么是责任;懂得感激父母恩。从而树立远大目标,培养努力拼搏、奋发图强的精神。现在我们孩子最缺乏的是责任心:对自己不负责任,对家庭不负责任。又怎么能谈得上对社会负责?

  文中的妈妈是伟大的,在教育孩子方面给我们做出了表率。

  这篇同样是真人真事。99年底、2000年中央电视《中国青年报》等相继编辑转载报道过。

  请我校语文教研组长、初二语文教师纪爱华同志宣读《写给街头卖唱的父亲》。

  吕校长:不瞒大家,每次读这篇的时候我都会感动得掉泪。有谁说,这位父亲不伟大?!家长同志们,对于贫穷,我们应该是什么态度?文中的父亲人穷,却志不短!他意志坚强而又深明事理,人卑微,心却不卑微,正是因为他的百折不挠、坚忍不拔,才成就了一位清华学子。可见,在贫困的环境中,如果家长能坦然面对,并且充满自信,积极进取,孩子也会如此。正如文中的小伟,为什么生活在这样一个贫穷的家庭里,却这样自信,而且意志坚强,“穷”出了直面人生的勇气和本事?关键在于家长的态度。我国有句老话说得好:自古少年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经过磨难的孩子,在任何群体中都会表现得非常自信,既不嫌家贫,也不羡慕人家的财富。家长若是因为少几个钱,就人前人后抬不起头,孩子就会跟着自卑。

  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穷”其实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我们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什么他们能早当家?就是因为残酷的社会现实促使他们自强不息,勇敢面对。而文中小伟的经历是现在的孩子们没有经历过的。正是因为没有经历过、没有吃过生活的苦,孩子们才不懂得珍惜生活,不懂得热爱生活。相反,却是心理承受力差,经不起家长、老师的批评,经不起同学间的小摩擦,更经不起生活的不如意。

  家长同志们,我们学习这篇的意思,不是提倡越穷越光荣,也不是说越穷越能出人才,而是希望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孩子们心灵能受到触动:比起小伟,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做事?或者能从中悟出点道理:如何对待贫穷、如何对待父母?能否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同时,当我们家长也面临这样的困境时,是否也能从文中的父亲身上得到借鉴?(沂南一中)

  各位家长,在新形势下,要想让孩子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成功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我们可以代替孩子做事,但是代替不了孩子成长,我们不能满足于准备好一切去迎接孩子,而应该让孩子准备好一切去迎接未来!为他们四十岁做好准备,为将来在家庭中的位置置换做好准备。不求全体学生有一样的规格,但都要合格;不求每位学生有一样的发展,但都要发展。

  家长同志们,我们的目标是统一的,愿我们齐心协力,把我们的学生,您的孩子,培养成人格健全、学习勤奋、身体健康的优秀人才、合格人才。为将来升学、就业、踏上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还有很多情况想跟大家深入探讨,鉴于时间关系和各年级、各班的差别,不能一一综述,第一段内容就到这里。下一段进教室,老师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沟通。

  最后祝愿各位领导、各位家长、各位教师及我们的家人: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对大家的到来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谢大家!

【校长家长会讲话稿范文(精选6篇)】相关文章:

1.家长会校长讲话稿范文(精选3篇)

2.新生家长会校长讲话稿

3.初二家长会校长讲话稿(精选5篇)

4.校长在家长会上的讲话稿(精选3篇)

5.家长会校长讲话稿(精选5篇)

6.期末家长会校长讲话稿范文

7.最新小学家长会校长讲话稿范文

8.中学校长家长会讲话稿范文

9.校长在家长会上的讲话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