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国旗下讲话稿

时间:2021-08-31

【热】清明节国旗下讲话稿1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讲话稿的机会越来越多,讲话稿可以起到整理讲话者的思路、控制时间的作用。大家知道讲话稿怎么写才正确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节国旗下讲话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节国旗下讲话稿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清明节——重拾忠孝美德》。

  前天4月5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每当这时,人们都会去祭祖焚香,踏青扫墓,以表达对先人赐予后人生命的不尽感恩,对逝去生命的绵绵不绝的哀思和对先贤道德风范的深切缅怀。

  在中国,祭祖是和孝道联在一起的。孔子说:“慎终追远,明德归厚。”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祭祖扫墓说成是迷信,把孝道斥之为封建糟粕。孝,狭义说就是善事父母,广义说就是报国爱国。汉字的“教”字就是一个“孝”字加一个“文”字,意思是教育首要的就是要人懂得孝道,即所谓“百善孝为先。”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一个连父母都不敬的人,恐怕连动物都不如。对我们来说,怎样孝敬父母是个很现实的话题。我们是学生,在物质上还不能回报父母,但在其他方面,我们其实有很多可以做的。比如:不让父母担心,“好勇斗狠,以危父母,此不孝也。”我们不能让父母因为我们而一辈子都抬不起头;再如:不让父母太过操心,现在我们物质生活丰富,不需要我们去打工补贴家用,因此,我们在思想上行为上就应当充分尊重父母长辈的意见和教导。又如:学会让父母宽心,“自古子孝父宽心。”孝敬父母最重要的就是要理解父母的期望,将来报答父母。那父母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呢?是自己的子女能够过得好,过得幸福。因此,我们作为子女应该好好做人,刻苦学习,将来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报答父母,同时奉献社会,服务国家。

  同学们,当我们津津乐道于西方的节日时,请不要忘记我国传统节日所蕴含的精神对我们做人处事的指导,那么,让我们借清明节,再一次通过敬仰先贤获得一次精神的洗礼,通过追忆英烈获得一次思想的净化。 “淸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是播种的季节,也必将是收获的开始。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清明节国旗下讲话稿2

各位老师、同学:

  早上好!

  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最近一段时间,每个家庭,都是在长辈的带领下,举家祭扫祖先的灵墓,目的是在传承每一家生生不息的家风和美德;每一所学校,也都以不同的形式,在德育基地、或在国旗下,举行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缅怀着创造新中国、建设新中国的革命先辈。这里,小家与大家,都有一个最朴素的思想,就是让我们这些当代中国人,能够永远地烙印着爱国爱家的情怀。

  今天在这庄严的升旗仪式上,我们凝视着烈士鲜血所染的国旗,不觉思绪又回到那艰苦峥嵘的岁月:旧中国饱受战争的创伤和帝国主义的欺凌,人民受尽磨难和屈辱。祖国危难之时,无数爱国志士挺身而出,为了祖国的独立统一和人民的解放,甘洒一腔热血。无数英烈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爱国乐章。

  我们的祖先,为了养育后代,历经了千辛万苦,挥洒了无数的汗水。

  正是因为他们,才有延续的生命!

  正是因为他们,才有生命的安宁!

  如何不让先烈的热血白淌?如何不让祖先的汗水白流?

  实现先烈遗愿、祖先的夙愿,我们唯有卧薪尝胆,自强不息。作为当今学生,更应积极地、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科学技术。这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我们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是知识做梦梦不来,伸手要不来,只有靠今天的努力学习,日积月累。同学们,今天的爱国爱家就是努力学习,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人才。

  同学们,缅怀先辈的同时,我们又怎么能疏远上辈?一个孩子从十月怀胎到长大成人,母亲付出了多少代价实在无法计量。母爱是女人的一种天性,很多女人有了孩子,就把儿女视为自己的第一生命。一个家庭,纵有千斤重担,都是父母挺直腰杆撑着同学们,趁父母和父母的父母健在时,多给他们一点安慰,而不是等到失去的时候!

  让我们以良好的姿态告慰青松下长眠的烈士和祖先的同时,也愿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春风荡漾着每一个人的心田。

清明节国旗下讲话稿3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清明节,我们的传统节日。

  清明节是我们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提到传统节日,不免让人想起,近年来韩国竟然申报端午节为韩国节日,这不禁让人愤慨。当然,如果韩国人企图与文化传承为敌,他们的文化未来必定会更加悲哀。但是,回过头来,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我们又该如何对待的呢?假如我们自己也只是将清明节等同于清明节放假,那么,恐怕《清明上河图》这部千年佳作中所蕴含的,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独特的文化气质,只会黯然消逝。

  清明,其实最开始只是一个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等农谚。再后来,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日子接近,渐渐的,人们就把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了,寒食节里讲究寒食、禁火、扫墓的习俗,也就成了为清明节的习俗。为了防止清明节里寒食伤身,大家就通过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因此,也就又有了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所以说,我们清明节中既有祭扫新坟,生死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极富中国特色的节日。

  那么,今天的我们该如何对待清明节呢?我以为,通过把握几个关键词,可以找到适合我们学生进行纪念活动的意义和方式。

  第一,尊重。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而在当日全球化大潮下,我们可能会更习惯西方时髦的圣诞节、情人节以及愚人节,却忽视了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节日只是有式无仪:端午节就是货架上的粽子,七夕节就是玫瑰巧克力,中秋节就是礼盒月饼。曾经,那打月饼的快乐,重阳的祈福,元夕的浪漫悄然逝去。因此,我们更应在灯红酒绿的背后体会节日的内涵,尊重传统,保护传统,铭记属于我们的中国魂。

  第二,感恩。西方有很多以感恩为主题的节日。比如,美国每年11月的感恩节,突尼斯9月1日的全国扫墓日,法国11月1日的万灵节,而我们中国的感恩节就应是清明节。在当年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里,中华大地上众多英雄儿女不屈于外来侵略的压迫,献出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热血。即使把全世界的鲜花都撒到他们的坟墓上也远远不够!在中国,从城市到农村,从内地到边陲,都有清明扫墓的习俗,这就是我们对先祖、对先贤、对先烈的感恩和敬仰。

  第三,孝敬。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孝敬父母,显然,只是平时给他们买点东西是远远不够的。不少老人并不愁吃愁穿,他们想要的也许只是一句轻声的问候,一个电话。说父母子女之间没有话题,那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和父母聊聊最近的生活情况,最近遇到的一些大事小事。相信每个父母很愿意听到这些——因为,每个父母都很关心自己的孩子——他们愿意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一切,只要他们有,那怕是自己的生命。

  第四,珍惜。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不仅是纪念感恩,缅怀故人,还有亲近自然、珍惜生命的意味。清明时节,万物萌动,人们怀着欣喜迎接春天的到来,走进充满生命活力的季节。珍惜生命,歌颂青春,珍惜时间,充实自己,活得更健康、更快乐,这是纪念先人、感恩亲人的最好方式。

  愿大家过一个有意思,更有意义的清明节!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