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式乘法评课稿(2)

时间:2021-08-31

篇三:笔算乘法评课稿

  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评课稿 这堂课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中的三位数乘一位数,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李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成功地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达到了教学目的,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特色:

  特色一:整体结构合理,教学过程流畅,环环相扣。从复习到新授再到练习,无处不见老师安排之精心。李老师在安排复习题时很有针对性,复习题服务于新授知识,通过复习,再现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过程和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规律,为探索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顺序及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准备了条件。进行这样有效的复习,使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特色二:讲练结合,练习题内容全面,题型丰富且有代表性,有计算题、填空题、解决问题。每道题的选择都是精挑细选的。计算题让学生及时多次用竖式计算,经历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过程,从而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特色三: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源于生活。这个特色体现在本节课的例题和应用题中。我相信,通过学习,学生们都能切实体会到计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特色四:正面教学与反例教学的有机结合。李老师在让同学试做的过程中,列竖式计算24×9时,请同学上黑板计算。首先讲正确的竖式计算,答案为216,然后又特别提了其他两种错误的算法,错误答案分别为:1836和146,并让学生说说他为什么这样做。就在同学

  分析的过程中,李老师就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加深同学的印象,让他们更好的掌握笔算乘法的'规律。

  李老师在教学中还有很多的优点,但我觉得这些地方可以再注意一下:

  第一、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将学生置于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例如,在呈现例题4解决运动场最多可坐多少人的情境,让学生将要解决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来解决,将自己置于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使学习材料包含生气,对学生更具吸引力,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此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怎样算”的问题。此时已经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参与意识,人人的思维都很活跃,在这个基础上,运用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第二、李老师可以将练习题组织成生动有趣的练习活动。比如,判断纠错之后,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你想提醒大家在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时要注意什么?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梳理,也让学生有了积极健康的体验。将计算题设计成一个游戏,灰姑娘在晚宴上掉了一只鞋子,在大屏上出示6只写有算式的鞋,说明鞋上两个数相乘得数是672的那只鞋就是灰姑娘的,你能帮她找到吗?这样设计练习,既可以增加练习的乐趣,又使学生在计算游戏中体验助人的快乐。

  第三:将估算与检验、改错结合起来。李老师设计了竖式计算一环节,我觉得在计算之前可以让学生先估一估再计算,学生笔算后再提醒学生用估算检查一下笔算的结果,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估算的意识,培养了学生估算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以上是我个人的意见,如有不当之处请老师包涵。

篇四:《乘法的认识》评课稿

  《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5~46页的内容。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①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探索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认识乘法,能正确读写与计算乘法算式,知道算式各部分的名称;②通过练习、巩固,学生能够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能口述乘法算式的意义,感知乘法的简便性;?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故事及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王雪的《乘法的认识》一课根据其教学目标来进行,引入新课时采用学生熟悉的动画片角色喜羊羊,让老师带同学们去它的城堡做客,并且配合课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城堡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不但达到了数学趣味化的目的,还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强烈,学习效果增强。

  并且,王雪在引入乘法时以几个相同的数相加逐步引导,并且采用不同颜色的卡片作为教具张贴在黑板上,以增强学生的兴趣,由而到达这节课的主题——乘法。其次,在讲课过程中,王雪也是按照《课标》的标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大方自然,亲切!并且,讲课时,王雪懂得走下讲台,不时和同学进行交流,不懂得地方也能即使给予指导,课堂也变得较为活泼,学生拥有话语权、能够在探索乘法的意义的时候表达自己的问题和自己的想法,课中学生都认真倾听教师的引导,同伴的意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

  有着非常顺畅的表达。所以,课堂中师生相处得非常融洽,课堂气氛也十分和谐。最后,王雪在板书是主板和副班分明,准确得当。 作为一名即将走上讲台的准教师来说,初次走上讲台能够表现的如此大方是相当不错的,然而,有些需要值得注意的地方:

  1、王雪在黑板上的字写得比较好,整齐工整,但却有一点偏小,对于坐在后面的同学来说,看黑板是相当吃力的,小学生的注意力时间本来就比较短,如果再遇到这些让他们看不清,很容易造成小朋友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几分钟之后便不想再认真听老师讲课。

  2、现在很多老师在讲课时一般都会借助于PPT,可以播放图片、视屏,有助于课堂教学和课堂延伸,然而,我认为有时PPT上的比较重点的知识点可以搬运到黑板上来,以作强调作用,然后老师在黑板上写重点是老师可以用语言大声念出来,并让他们用小手跟着划。

  3、在引出3X2这一乘法算式之后教同学们写读作(3乘以2)时,应强调写数字时应为阿拉伯数字;并且,各种颜色的纸片粘贴在黑板上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而我认为纸片有一些偏小,学生往往都喜欢被新奇的东西所吸引,可纸片却太过于偏小,往往细小的地方才是我们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我相信这值得所有的人引以为鉴。

  4、在讲乘法的概念这一点时,刚刚引出乘法老师就主动将概念写在黑板上,我认为这有一点超前,老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应该逐步引导学生来了解知识,掌握知识,所以,这一概念在学生彻底懂得什么是乘法时由同学来总结,然后老师再将其概念写在黑板上。篇五:同底数幂的乘法评课稿

  今天刘老师展示了一节课《同底数幂的乘法》,刘老师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教学上很有创新意识,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层次比较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也充分体了三自六学的教学模式,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我的感受:

  1、教师的基本功扎实:

  刘老师的教态自然大方,板书标准,给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并且能够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恰当,把重点难点讲解得很透彻。

  2、充分展现法则的生成过程:

  在教学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时,老师没有直接把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直接地呈现给学生,而是通过复习原有的知识,如:25表示什么?10×10×10×10×10 可以写成什么形式?同底数幂的乘法在生活中的实例自然呈现,使知识点的探究水到渠成。

  3、充分运用类比的方法,突出重点: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刘老师都把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推导由一般到特殊,如:25×23a2.a3,5m.5n,am.an。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该知识点。同时,他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采取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教学方法,轻轻松松就突破了难点。

  4、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三自六学的教学模式:

  (1)、刘老师在独自学时,级够给足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并明确要求和自学的内容,使学生有目的去独立自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合作互学这个环节,设计且有开放性,如你能写出一个同底数幂相乘的式子吗?你能算了出结果吗?这样一来每个同学写出的式子都不一定样, 给学生去总结发现规律作好铺垫,从而降低了公式的推导难度。

  (3)、展示竟学环节,通过一组判断题,让学生竟争回答,活跃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精讲导学环节,学生展示完成后,教师的点评严谨,同时也注重方法的总结,如在讲变式时(b-a)3.(a-b)2时,刘艳峰老师,不公板书了过程,同时也注重了一题多解,体现示范作用。

  (5)、小结主学环节做到了让学生回顾了本节学习内容,并做到总结方法。

  (6)、检测固学环节,做到了加深对本节知识在巩固升华。

  5、几点建认:

  (1)、在合作这个环节中,学生写出大多都是以常数的式子,也有几个组写了一些底数为字母指数为常数的式子,这时教师先算形如a3.a2,aman计算,这样充分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充分体现知识产生过程。

  (2)、在教学过程,最好再给每一小组进行评价积分,激发小组竟争意识。

  (3)、优化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可以在合作互学中, 压缩几分钟,来保证有检测的时间。

  总的来看是一节值得我学习的示范课,也是注重知识落实的课。说的不到之处望领导和各位教师批评指证。

【单项式乘法评课稿范文五篇】相关文章:

1.《12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2.7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3.《7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4.乘法口诀求商的评课稿

5.《234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6.《9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7.《口算乘法》的评课稿

8.《6的乘法口诀》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