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小学音乐说课稿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不分国界,可以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情感。下面公文站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小学音乐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小学音乐说课稿1:《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说课稿

  教材分析: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是人教版三年级第二学期的一首歌曲, 歌曲结构为两段体,2/4拍,曲调优美深情,以学生的角度歌颂了老师的辛勤奉献的品质,深切地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让学生深切感受在老师精心培育下他们茁壮成长,从而培养他们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能以崇敬的心情演唱歌曲,感受歌曲中蕴含的爱师情怀,能从内心体会对老师的尊敬及爱戴之情。

  教具:多媒体,钢琴,笛子。

  说教法:

  结合教师自己专业上的优势和孩子们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我运用了以下的教学手法:

  1. 故事引入法。 2、多媒体情景吸引法:

  3 现场表演法。 4 层层设疑法。

  5 联想比喻法 6 活动法。

  力求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学科知识。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结合孩子好奇的心理特征,我运用故事导入:从孩子们身边的故事入手,在多媒体画面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音乐中,讲述一个非常调皮,经常跟老师作对的学生小红的故事,讲到有一次当小红走过老师窗前,看到老师在辛勤地批改作业的情景,后来…..

  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引领孩子们打开课本,学习这一首歌曲。

  二、培养学生对音乐情绪的理解。

  在学习歌曲之前:先出问题考考学生,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音乐情绪。 教师用笛子吹奏两段曲子,让学生分辨哪个片段是欢快的,哪个片段是抒情,深情的?具体内容是:(拿出笛子) 在老师现场的精彩演奏下,学生热情高涨,都纷纷回答。

  三、歌曲教学:

  在刚才学生对音乐情绪的理解基础上,播放歌曲,让学生认真聆听,提出问题: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力度怎样,歌曲可分几段?(鼓励学生主动回答老师再作点评。)

  让学生先跟着自己打节拍,按照节拍读歌词,(可分组读,教师指出比较难的节奏,多读几遍)

  在熟悉节奏的基础上,播放音乐,学生打着节奏,轻轻跟唱,由于旋律比较简单,很多同学都已经基本会跟着唱了,

  为保护学生的嗓子,老师先带学生们练练声,为避免枯燥的练声方法:老师用各种动物的叫声来引导学生练声。(如大象“嗯,嗯,嗯. “小羊咩,咩。咩”)学生兴趣极高。

  这时,老师弹奏歌曲,鼓励学生跟着老师深情地用“嗯”哼唱。

  四、学生互动:

  在基本会唱的基础上,让同学们分组唱,轮唱,领唱,合唱,培养学生们的协作能力。

  五、情感交流。

  让学生们把自己比作小红,看到老师如此辛勤地为同学们改作业。内心会怎样??

  鼓励同学们都用笔写一句想对老师说的话。让同学从内心体会对老师的感情。

  最后,让在学生深情的歌声中结束课堂。

  小学音乐说课稿2:《小猫钓鱼》第二课时

  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三年级上册(湖南文艺出版社)

  教材分析:

  《小猫钓鱼》是一个儿童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它是小学语文课本上的一篇课文。本课以这个儿童寓言故事为情境主题,安排了音乐童话剧表演。《小猫钓鱼》是一首根据上述故事创作的,有简单的情节,幽默风趣的叙事歌曲,充满了儿童情趣,孩子们易学爱唱,又宜于表演。通过歌曲演唱和音乐童话剧表演,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懂得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三心二意,否则一事无成。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某件事发生兴趣,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并且会很快、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在教学中,如果把音乐和生活联系在一起,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脑,课堂会表现得活跃、开放。

  设计理念:

  把音乐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让生活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学习世界。倡导学生自主参与,交流合作,探索发现,让掌握这首歌曲。结合不同的情节进行歌表演,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音乐。

  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音乐童话剧表演活动,并从中得到乐趣和教益。

  2、从音乐表演中体会到一心一意和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音乐童话剧《小猫钓鱼》的表演与创造。

  难点:音乐童话剧《小猫钓鱼》的动作设计.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2、首先让我们来模仿下小鱼是怎么游动的:

  小鱼游

  1=C 2/4

  ‖:5 i 53 ‖ 5 i 3 1 ‖2 2 ‖45 42 ‖45 42‖45 72 ‖i i :‖5 0 3 0‖5 0 3 0‖5 0 5 0‖3 0‖5 0 3 0 ‖5 0 3 0‖ 5 0 5 0‖ i 0‖

  ⌒ ⌒

  3、把4组学生分别分成4个半圆,围着半圆坐,模仿在池塘边的情景.

  ⌒ ⌒

  [设计意图:让学生模仿小鱼的游动,为下面的表演做好铺垫.]

  二、掌握

三、师:今天我们学习《小猫钓鱼》第二课时,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演唱这首歌,那么今天我们要来表演这个童话剧.

  1、说一说

  简单的把这个故事说一遍,故事中有哪几个场景?

  [设计意图:学生讲述时轻声播放《小猫钓鱼》的音乐,让学生融入自然的音乐氛围之中。这样的设计,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情感,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的逻辑性。]

  2、让我们跟着简单的音乐动话唱一唱这首歌.

  3、下面我们来简单的把这个音乐剧来表演一下,组与组之间进行一个比赛,看看哪组的同学表演的好.老师为今天表演最好的那组准备了小小的奖品,大家要加油哟!

  (引导学生演唱时很好地体会歌曲各部分的情趣:a、风趣;b、着急、伤心;c、自信;d、高兴。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

  4、分组讨论、排练.

  (1)选择自己想要表演的角色.

  (2)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角色,设计衔接语言,排练表演过程.

  (3)边唱边演

  (4)学生评价,老师肯定.

  [设计意图: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既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又能挖掘每个人各方面的才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新理念。]

  1、根据原音乐,设计表演角色,故事情节,表演道具.

  2、分组在一次讨论,发挥想象,认真排练,让我们把小猫的动作、表情夸张化,注意小猫的不同时刻的心情,a、风趣b、着急、伤心 c、自信 d、高兴,

  3、现在根据原音乐完美的表演自己创编的音乐童话剧《小猫钓鱼》.

  4、评出表演最好的那组,发送奖品.

  [这一环节的设计,我充分尊重音乐教学的多样性,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自由的空间里尽情发挥,使学生在情境活动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更好地表现自我。]

  (五)小 结

  师: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呢?

  现在,让我们拿着战利品----小鱼儿,高高兴兴的回家去吧!

  五、下课

  自我评析

  本课教学设计,我尽量把每个环节都安排贴切学生的生活实际,上课伊始,我就让学生模仿鱼的姿态,投身于教学活动,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习这首歌表演设好铺垫。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去创造和表演,并巡视指导,参与到其中。创作、表演是一个非常好的环节,平时应多一点开展这样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