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普法考核验收动员大会讲话稿

时间:2021-08-31

同志们:

五五普法考核验收动员大会讲话稿

  这次召开的全县“五五”普法中期验收工作会议,是全面完成我县“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目标任务的再次动员会,“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施两年多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单位,按照县“五五”普法依法治理规划和实施方案,认真履职、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很好地完成了我县“五五”普法依法治理的前期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等一下,县委常委、政法委徐修武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简要全县“五五”普法二年多来的工作情况,并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后阶段“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我县“五五”普法工作取得新成效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的有力监督下,我县的“五五”普法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法制宣传教育基本实现了从提高全体公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从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全体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在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积极推进依法治县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普法教育全面铺开,公民憲法观念和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二年多来,全县重点宣传普及了27部法律法规,组织干部群众学习了《憲法》,《行政许可法》和《劳动合法法》等基本法律知识,全县60.7万名普法对象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普法教育。憲法的宣传已实现制度化,每年12月4日前后,我县都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声势浩大的法制宣传活动,着力增强全县公民的憲法意识,在全县形成崇尚憲法,维护憲法权威和尊严的浓厚氛围。各项专项整治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蓬勃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社区、送法进企业、送法进学校等服务群众面向基层的普法活动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通过深入广泛的宣传普及活动,主要法律基本知识已被多数干部群众所掌握,广大公民依法行使权利,严格履行法定义务的观念和能力明显增强,决策依法、遇事找法、办事按法、解决问题靠法蔚然成风。

  (二)法律素质教育深入开展,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明显提高。根据“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重点对象,县普法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青少年学生、农村基层干部、社区居民法制教育的意见,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明确了学法的主要内容、形式载体、方法措施、检查考核等,初步搭建了几类重点普法对象的法律素质教育平台。各级党组织建立并坚持了中心组学法制度,县人大任命的领导干部实行了干部“任前考法”制度,全县有近1000名副科以上干部连续5年集中考法;全县700多名村书记、主任参加了全省统一组织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理论与的培训与考试;先后举办了10多期由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加的市场经济法律知识培训班;全县中小学配备了法制副校长,基本做到法制教育的计划、课时、师资、教材“四落实”。通过学习培训、考试考核,提高了重点普法对象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的水平。

  (三)依法治理工作纵深推进,依法治县进程明显加快的五年。我县认真抓好规范性文件制定,抓好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法律监督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依法治县水平明显提高。各部门、各单位以建设法治政府为切入点,依法建章立制,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依法管理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以依法行政工作为重点,结合实施《行政许可法》,依法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大力推进了部门(行业)法制建设。以“四民主、两公开”为抓手,广泛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全县现有1个省级、6个市级、72个县级“民主法治村。”全县各行各业、各个层面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有力推进了依法治县的进程。

  (四)普法依法治理成果丰硕,社会法治环境明显改善。法制宣传教育紧扣修水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围绕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和谐平安创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中心工作;围绕“打黑除恶”、“两抢一盗”等“严打整治”专项斗争;围绕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涉法涉诉上访等热点难点问题,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推动各项事业纳入法治轨道。工作中,特色多、经验多、亮点多。如开设“修水司法行政网站”开设“法制教育短信平台”,编写“修水县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精选”、“修水县人民调解工作案例精选”和《农村实用法律知识读本》等,向农民朋友赠送近万本,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都产生较大反响,有力服务了修水经济社会的发展。

  回顾“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前期的工作,我县的普法工作成绩突出,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和广大群众的认可。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比如,个别地方和单位的领导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保障不力;有的地方和单位在执法过程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挫伤了干部群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普法阵地尤其是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阵地(如电视法制专栏等)开辟不够;边远山区村民、进城务工或经商农民、县城下岗人员、失学青少年仍是法制教育的“弱区”“盲区”。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克服和改进。

  二、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全面完成“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各项任务

  (一)明确目标任务,把握工作重点。我县“五五”普法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目标思路,实现修水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到2010年,全县有96%以上的公民普遍接受法制教育,96%以上的行政村、社区达到或基本达到“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标准,98%以上的乡镇和单位达到或基本达到依法治理工作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