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理的述职报告

时间:2021-08-31

生产经理的述职报告范文(通用5篇)

  在我们无暇顾及时间时,时间早已匆匆流逝,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取得的收获不是一星半点的,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述职报告吧!那么问题来了,述职报告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产经理的述职报告范文(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产经理的述职报告1

  生产型企业管理,在IE工程角度来说,从七个方面着手:人、机、料、法、环、测、士气。

一、人:

  人是企业的核心,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本源,首先要管理好团队、员工,因为每件事都是由人去完成的。我入职半月以来,注重与部门内部的管理干部、其他部门的各级领导建立以顺利组织生产活动为宗旨的沟通工作。

  凡是涉及到注塑部的人员、质量、生产等事项的,我都会认真对待,积极配合相关单位去解决相关问题,正确对待各方面提出的问题,并致力于建设顺畅沟通、懂执行、懂管理、负责任的管理班子。

  只有优秀的团队,没有优秀的个人。在工作中,我个人发挥的作用,更多是沟通、配合与协调的作用,大家分工合作、取长补短、相互支持。

二、机: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设备是生产活动的基石。入职公司以来,在车间开早会时不断强调,加强设备管理,加强三级保养,杜绝:“跑、冒、滴、漏、松、脏、缺、锈”等现象的发生,维修保养要做到“三清退场”。

  设备点检、作业指导书、维修保养记录等,在前几天卡舒验厂时已经完善起来,后续坚持做好。良好的设备状态,是生产工作正常进行的保障。近几天早会时已经与设备管理的周工陆续提到,比如:关于批锋批缺的事宜,昨天与杨部长沟通过,会同周工看是否能在刀具上作些改进,以控制批缺现象。

三、料:

  注塑部的产品质量是注塑部的生命线。配料房使用的原料、辅料、再生料质量、色粉配比等,是影响产品质量和颜色的重要因素,如果材料有问题,会导致产品出现诸如:黑点、杂质、料花、色差等问题,生产出不合格产品,导致材料、工时、设备、人力、能源的浪费。

  按照精益生产要求,配料房根据每天的《注塑机生产安排表》及时准确地备料,破碎班根据《注塑机生产安排表》安排破碎机生产顺序,配合生产排程组织材料配备、配合生产工作。

四、法:

  就是规章制度。就生产车间现场而言,主要包括:《工艺指导书》、《设备操作规程》、《首件确认表》、《产品检验标准》等。只有正确的方法加正确的过程,才能保证正确的结果。按照作业指导书执行生产过程,出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制订纠正预防措施,避免同类问题重复发生。

  另外,法,还包含公司的程序文件、规章制度,再好的制度,不落实等于零。所以,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长期跟踪,注重实效。用于部门内部管理的制度性文件,注重简单、直接、有效。

五、环

  指现场环境。现场看得见摸得着的,比如:现场卫生、设备、人的精神风貌等,车间现场创造清爽有序的环境,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员工士气,提高目视化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各种浪费,节约成本,目前注塑部逐步开展6S现场管理活动,每天早班、晚班交接时包含设备卫生、现场卫生、工具等交接内容。

六、测

  就是生产现场所用的检测产品的标准。首先要站在终端消费的角度看产品,然后再看订货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标准。开早会时已经多次强调产品质量,主要通过:

  1、领班、员工在生产时,要主动、及时与跟班质检及时沟通,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解决;

  2、领班加强责任心,加强过程检验的频率;

  3、培训新员工,学会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自检,发现问题,及时与跟班质检或领班沟通。

七、士气

  有句话说:“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羊一样的队友”。一个团队,如果没有士气,那将是一个乌七八糟的团队,没有凝聚力,更没有执行力。作为部门的管理者,要深刻理解:“厚德才能聚人,量宽才能得人,律已才能服人,身先才能率人”的道理。领导干部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不能搞个人英雄主义,要带领一个团队,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合情、合理、合法。必须多听取团队成员的意见与建议,集思广益,博采众智,让每个人感觉到自己在这个团队中都有自己相应的责任。布置好的工作,有指导、有跟踪、有检查、有落实。形成积极、正念、健康、向上的团队文化,从而提高员工士气。

八、缺点与不足

  (一)数据分析做的不到位

  主要是对生产报表、质量数据、成本控制等数据分析不到位。后续在这些方面需要加强。

  (二)对生产、设备熟悉速度比较慢

  对于公司的产品、生产、设备产能不够熟悉,只能从生产日报表中得到一些信息,后续这些方面需要加强。

  以上是我的,在以后的工作中,请公司领导、同事多多批评、指导。谢谢。

  生产经理的述职报告2

  xx,男,现担任xx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兼管品控部、设备部、仓储部、研发部等工作。一年来所属部门及所管辖部门工作都有所提升,具体表现在生产成本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物流、人员效率等方面;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值此年末之际汇总报告如下,是为本人年终总结或述职报告。

一、成本控制

  a、设立了专人进行成本核算,并结合以往公司的核算方法进行两次大的改进;达到了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是成本核算更加真实、及时、有效,二是对相关人员的考核提供了依据。

  b、要求相关人员每日查看成本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每天在公告栏中公布成本偏差较大的部门及数额,促进全员的集体荣誉观念和成本意识;在月度绩效奖励上附加成本因素,对成本偏离较大的情况进行全员考核;

  c、明确了大部分的成本控制标准,使得管理人员及操作员工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

  d、月末公布成本情况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分析,制定改正方案,跟踪纠正措施的执行情况;同时对相关人员执行严格的考核制度。

  通过以上方法、措施使得全年各类原材料成本偏差控制在:0.3.2%

  符合公司的标准成本偏差。各级管理人员及生产员工的成本意识均得到了加强和提高。

二、质量控制

  a、通过召开会议及组织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b、全年无重大恶性质量事故;

  c、对质量问题及时处理并做通报,强化员工质量观念;

  d、考试工艺规范、操作规范;

  e、完善部分生产记录(投料记录等)、发货记录等,使产品具备可追溯性;

  f、加强监督检查使得设备卫生、工器具卫生、生产现场卫生及员工个人卫生均有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员工卫生意识的自律性;

  g、明确生产管理人员的质量考核指标,严格考核,使得各级管理人员重视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质量控制;

  目前存在主要问题:

  a、没有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需建立并运转;

  b、没有稳定、优秀的品控队伍,需建立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同时配套好的激励措施,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

  c、与质量管理相关的记录不完善,需进一步加强并实际运转;

  d、质控管理人员的培训没有完善的制度机制,需建立并实施;

  e、需要明确品控员职责;

  f、没有完善的品控记录,质量问题及质量事故记录(发生过程、造成损失、发生原因分析、事故处理报告、事故纠偏措施等);

  g、没有完善的质量周报、月报、年报(汇总生产过程质量情况、原材料质量情况、产成品及市场反馈质量情况等);

  h、对员工的培训需要再规范,编制培训计划、培训教材并跟踪培训效果;

  i、需针对研发部出的工艺规范、质量标准完善监督检查标准、监督检查方法及工具等规范;

三、效率管理

  a、细化分工提高单位时间劳动效率;

  b、完成并超越公司提出的生产一线员工平均工资达到XX元/月的目标,全年按每月工作26天计算平均工资达到2259.8元;

  c、针对设备的生产能力定时定额,注重前后生产工序的配合衔接,使得生产过程更加流畅,减少或避免停工待料及窝工现象;

  d、调整工资分配方式,使劳有所值、劳有所得;

  e、明确工作目标,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目前存在主要问题:

  a、生产前(尤其是新产品)的组织、准备工作不充分,使得现场比较乱且影响员工生产积极性;

  b、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记录不完备,不能做到每名员工做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c、调岗随意性大使员工茫然无所适从;

  d、没有有效的新设备、新工艺引进机制,不能大幅度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减少工作时间且提高工作效率;

四、制度建设

  a、已完成规范明细:《计件工资管理规范》、《工作服穿戴管理规范》、《车间卫生管理规范》、《员工考勤管理规范》《员工入职、离职手续办理规范》、《装卸工管理规范》、《仓储部出入库手续管理规范》、《员工进出车间管理规范》、《劳保用品发放规范》、《工器具管理规范》、《设备卫生管理规范》、《管理人员考核标准》、《设备操作管理规范(部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员工个人卫生管理规范》、

  《仓储部卫生管理规范》、《效益奖管理规范(工龄和全勤)》;

  b、在制度贯彻方面坚持的中心思想是:“要想执行有力,必须措施有力;要想措施有力,必须检查有力;要想检查有力,必须奖惩有力。”。并在实际工作中强化监督检查及记录的职责,坚持没有检查工作就不算完成(即便实际工作已经完成),强化各级管理人员的监督检查意识和接受监督检查的意识。

  c、考核尽可能的量化,以事实为依据、以数据为准绳。使得考核尽可能的公平合理,同时辅助以有力的奖惩力度,极大的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通过数据考核增强了管理人员的数据观念,使工作有更直观的参考和理性。

  目前存在主要问题:

  a、一定程度上存在人管人的现象,而不是通过制度管人。造成的不良后果就是,这个人在工作就能做好,这个人不在可能工作就会有问题;

  b、制度不够完善,很多时候政策发布及执行都比较随意,没有正式文件,没有正式批准的手续;造成结果是为后期执行带来很大不确定性和纠纷的发生;

  c、有些制度时间较长,不能及时修改,在面临问题是出现按制度走不通的尴尬。

五、文化建设

  a、抓住每次机会贯彻统一思想,主要有:做人做事儿要有起码的职业、道德底线;选择了这个工作就要无怨无悔的努力做好,不要即干着工作又讨厌这里的一切;责任是第一位的,任何一件事情或事故都应该有责任人而不是都是公司承担;领导干部要心胸广阔,做事儿要尽可能公平、公正、公开;强调服务意识,避免话难听、脸难看、事儿难办;加强执行力文化建设,强调复命制;

  b、利用板报、标语明确告诉全体员工我们鼓励什么?反对什么?那些事儿是我们希望看到的?那些事儿是我们应该尽力避免的?对重大责任事件通报处理结果接受全体员工监督;对好人好事儿也大力宣扬;

  c、反复的讲丛书上看到学到的知识、思想,并在适当的机会集体讨论,鼓励管理人员多看书,努力打造学习型团队;

  主要问题:

  a、没有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没有形成固有的企业文化氛围;

  b、没有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专有人才,对企业的发展史、企业的今后规划、人才战略,员工福利等没有系统的文件和宣传,导致人员的归属感不强;新员工流动性大,老员工思想沉闷不活跃;

  c、企业没有典型人物形象,典型事例分析,使得在一定程度上员工价值观取向不明或者是散乱,企业整体凝聚力不强;

  d、没有合适的业余生活,没有建立很好的团队观念。

  最后,说几句绝非客套的客套话:感谢孙总、杨总!没有您们的支持我什么都做不成;感谢相关部门员工!没有您们的配合我什么都做不好;感谢我的部门员工!没有您们的辛勤工作我什么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