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述职报告

时间:2021-08-31

【精选】主任述职报告三篇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主任述职报告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任述职报告

主任述职报告 篇1

  作为老师,我始终把孩子放在第一位,除了学科教师的教学任务外,更把孩子的德育放在更高的定位上,用自己的言传身教用感染孩子。作为中层,把学校的整体发展和教师的个体发展摆在前面,做好上下衔接工作。

  作为分管人事、学籍、档案和师训工作的责任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教师招录、职称评审、教师注册、新生入学、毕业生升学、学生学籍管理、档案管理和应用、教师十三五培训、校本培训和见习期培训安排及协调等工作。从教师招聘、新生入学开始,再到教师职称评审、教师资格注册和档案管理、检查等工作,都有条不紊的开展了起来。师训工作也按事、区相关要求做好的相关的基础工作。

(一)人事工作,在成人中成事

  人事人事,先有人再做事。人事工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任何工作的开展人都是第一位的。人事的工作就是为了维护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人事工作不能只狭隘的做好各项常规工作,更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除了为教职员工做好服务工作,还要为每位教职员工的发展提供平台、将一些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及时发布、沟通,尽力发挥人事干部的特殊功能,以拓宽和提升全校教职员工不断在原有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教师发展了,学校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因此,从招录新进教师开始,做好人员的筛选、招录工作是第一步。人员确定后,人事则需要排查教师情况,帮助教师做好个人发展规划,顺利的完成职称晋升等工作。职称晋升的平台拓宽了,老师才有学习和进步的动力,学校也会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我校现有在编教师72名,其中按学历划分大专1名,本科43名,研究生28名,;按职称划分副高级教师1名,一级教师15名。本学期根据市教委和人社局的相关文件精神,我对本校教师进行了资格的筛选和梳理,本次我校符合一级教师职称评审条件的教师共7位。在评审前将这部分教师召集起来认真解读了文件精神和本次职称评审的变化。对于本次条件不符合的老师也耐心细致的进行了解答。通过讲解老师们对职称评审的要求都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根据局相关要求组织评审组对这7位进行了校级初审,最后确定上报4位老师,虽然初审的工作流程繁琐、工作量大,但为了给年轻教师竖好风向标,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以后的人事工作中,我将力求做到更加细致,根据不同阶段层次的老师,制定出不同的发展建议,以便更加顺利的开展工作。

(二)档案工作,从整理到应用

  科学规范的管理档案,是衡量一个单位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同时,日新月异的形势也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工作不再局限于整理、归档,而是要使档案发挥更大的作用。学校办学日渐成熟,各项检查和督导也接踵而来。本学期我校不仅进行了科技特色校的申报、心理合格校的申报还接受了区督导室的综合督导。综合督导虽然以电子档案为主,但很多过程性资料依然需要档案材料的支持。也给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将不断规范档案管理工作,使档案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加强学习,促进自身进步

  作为STEm+课程的种子教师,从学校引进这一课程项目起我就承担了该课程的主教,STEm+课程所包含的知识面很广,要求也比较高,不仅有思维训练、动手实践、还包含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化学知识的渗透等等,所以我边学习边上课,上课前先就自己还有疑惑的问题上网查找资料并与同组的宋晨晟老师相互讨论,如何才能使孩子们在这门全新的课程中收获更多,学的更好。让孩子们不仅学习了知识,还拓展了思维、培养了逻辑性及动手能力。为了让学生搞清楚一个专业概念,往往需要查找大量资料,设计出简单易懂的实验活动让学生能更直观的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意思,往往一节课的内容,课前需要几天的时间来准备。

  同时,作为一名党员,我也不断自我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也将成为我工作中的座右铭。

(四)师训工作,促进教师发展

  师训是教师快速成长的阶梯,在师训管理工作中,我根据市、区培训时间节点并结合老师实际情况不断提醒老师们按时完成信息核对及相关报名、培训工作,确保能在“十三五”培训期间内每位老师都能按时完成培训所需学分。同时,也与学校积极商量校本培训课程,根据教师迫切需要学习提升的各项能力进行有效的校本培训。本学期拟结合班级文化建设及全员德育方面组织相关的校本研修学习。同时,本学期还将组织第三年入校老师进行说课、评课的基本功过关活动。

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当然,由于担任中层管理人员的时间不长,角色的转化还不充分,同时分管的条线工作有所调整,有些工作可能还存在疏漏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改进、加强学习,力求做的更好。根据常规要求制定好各项工作的日程表把各项事情前置一些,留给自己更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多多上传下达做好桥梁工作,多多提升管理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在反思中重建,在实践中升华,让自己成为一名更称职的管理者,让自己专业成长的更快,能更好地为老师们服务!

主任述职报告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我自20xx年秋受聘于襄矿子弟学校以来,以一名普通教师的身份参加小学语文科教学工作。20xx年,我继续负责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方面的一些工作。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内,我在县局教研室的正确领导和王校长的直接指导下,通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做了一些工作,现在向大家报告如下:

一、在全体师生中努力营造学习氛围,为创建书香型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教研室组织全体小学教师参加了每月一本教育教学图书的读书活动,一年来,每人完成了近xx000字的摘要笔记和6000余字的心得体会;

  2、20xx年3月,教研室和政教处、教务处联手,成功举办了首届校园读书活动,“读名人格言、做博学少年”,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二、在启动的“母爱童心”工程中,积极建构爱心文化,提高了教师素质,提升了教学质量

  年初,教研室确立了以“构建实效、灵动和充满爱的新型课堂”为内容的科研总课题,各年级、各科教师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拟定了相关的子课题进行阶段研究;

  2、邀请教育界专家赵林昌教授20xx年5月21日到校,做了题为“解读母爱童心、启动双心工程”的专题讲座,大大促进了我校的师德建设。

  3、先后组织语文、数学科教师于20xx年5月12——13日到长治潞州剧院参加了“全国特级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三、初步建立了教师读书制度,基本完成了学校图书室建设

  1、本学期初,教研室出台了《教师读书制度》,对教师每学期的`图书阅读数量、阅读范围和检查验收等方面做了比校具体的规定;

  2、启动图书室建设以来,教研室和其它各处室一起协助教导处,在全体教师的参与和支持下,对近万册的图书进行编号、归类整理,现已基本准备就绪。

  这就为学校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奠定了基础,为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加强了开放性新型课堂建设与教学案例交流

  1、本学期以来,我们组织全体教师,继续以“构建实效、灵动和充满爱的新型课堂”为科研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2、按照学期《教研活动安排》,一年以来组织集体业务学习及考核12次,常规公开课30节,常规教研活动51次,完成集体备课136份,通过常规普听课、教研活动、家长开放日等形式,深入教学课堂一线,从听说评课入手,帮助广大教师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并培养、推荐县级教学能手两名,市级教学能手一名。

  这些都大大加强了我校的开放性新型课堂建设与教学案例交流。

  从各年级、各学科教师逐月递交的课题研究阶段性进展报告和历次校本教研活动、听说评课及学习考核情况不难看出,我校教师的整体教科研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五、完成了校本教材的创编和审阅工作

  年3月,我们作为县直学校参加了“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课题的开题仪式。4月,学校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理念。6月,工作小组基本确定了参与人员及程序,发动全校师生利用7—8月份的暑假期间深入村庄、厂矿、机关、家庭,对襄垣名胜、知名企业、襄矿名人等资料进行收集和积累;

  2、本学期初,我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组,由校长任组长,教研室主要负责,其它处室积极协助,全体教师涌跃参加,初步拟定《校本教材分章提纲》,并按《提纲》要求继续收集素材;

  —11月份以来,教研室组织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着手整合课程资源,于12月初编写完成教材草案。学校聘请知名专家赵林昌老师对教材草案审改、作序,教研室也组织广大教师翻阅教材草案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我们又不止一次对教材草案的内容和包装进行了增删优化。

  4、目前,学校已将校本教材的样本上报矿、局领导部门,进一步的审订,以期及早付印,于下学期正式投入使用。

  六、继续摸索并不断完善了学校的教师教研考核积分制度

  教研积分考核制度建立运行以来,在实践操作中严格执行、不断细化,目前已有六类二十一项。这些制度对于继续引导教师深入参与校本教研和切实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七、 坚持开展了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系列活动,并加大了对普通话水平和多媒体使用技能的训练和考核

  经过一学年的系列训练活动,广大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更加扎实,张慧、赵子莹、宋丽娜、杨君霞、连焕兰、连晶晶等老师发表的论文屡屡见诸报端,普通话等级多数达到二级甲等……成果显著。

  在每月的考核中,我发现,经过不间断的基本功系列训练活动,不少教师的硬笔书法和简笔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相对来说,部分分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和多媒体使用技能是一个弱项。

  因此,教研室采取了三个措施:一是报校长室批准,发挥校园广播的作用,开设了教师朗读展播栏目;二是开始向教师征收多媒体课件;三是尝试开展了月普通话考核。

  八、鼓励、扶持了一批中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行为

  我们所称的教育教学创新行为,是指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积极转变教育、教学和评价方面的策略,主动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挖掘教材乃至生活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在教研室的鼓励和扶持下,一批中青年教师上报了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的一些创新行为,诸如冯双巧老师的《学科星级评价尝试》、连晶晶老师的《师生流动日记》、杨君霞老师的《回炉作文》和王昆老师的《单元授课法》等。尽管他们的创新目前还有这样或是那样的局限和不足,但毕竟代表了我们襄矿子弟学校教师在创新教学探索方面取得的成就。

  以上是20xx年我校教研工作的一些成绩,同时我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教研内容缺乏针对性,课题研究尚未形成浓厚的氛围,课堂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部分教师对考试成绩的过分关注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等等。

  为了使20xx年的教研工作稳步向前推进,切切实实提升我校整体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继续为我校“创名校、出名师”的总体目标而不懈奋斗,我有几点打算和想法:

  一、和各位老师一起积极探索并尽快建立适合我校实际的一整套的新课程评价制度,从而取代单一依靠月考成绩评价师生教育教学质量的应试教育体制,使评价真正起到促进师生和谐发展的作用。

  为此,从下学期开始,学校教研室将由我牵头,抽取语文科骨干教师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生语文能力评价研究与实验项目”。参加这个课题,就是要在《课程标准》精神指导下,坚持“以评价促进教师、学生能力发展”的基本理念,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评价方法,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形式,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分析教学过程,诊断教学得失,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二、继续完善和建立各项教研制度,如听评课制度、教师反思制度、校外专家引领制度、日常教研活动制度、各项教研奖励制度、课题申报立项制度等,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机制。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教研室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大家的帮助支持和共同努力,今后的工作更离不开大家的积极参与和团结合作。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