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管理的个性化服务分析论文(2)

时间:2021-08-31

二、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平台构建

  (一)个性化服务平台框架

  针对图书信息管理来说,其主要就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对图书馆有关业务展开系统化的管理,进而保证读者可以及时获取需要的信息,实现信息技术在图书馆服务面与应用面的逐渐扩展。现阶段,大部分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和其自身业务均有着一定的联系,比如,借书、还书等管理业务。真正现代化的图书信息管理应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进行不断的延伸。从时间角度而言,图书信息管理可以对图书有关信息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从空间角度而言,可以由图书馆内部延伸到有关图书馆中,甚至可以延伸到供应商等方面。

  在图书信息管理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时候,需要承担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一定要面向全体读者,并且为其提供一种自助式的图书资源服务;其二,提供科技文献查新与跟踪服务等项目;其三,实时提供标准与专利检索服务。这里主要以WEB Service技术为基础,根据图书管理服务有关内容与方式,构建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平台。

  此平台主要就是在图书信息管理服务的基础上,提供一些个性化、自动化的服务,为图书信息管理中心和读者之间的交流提供规范化环境。此平台根据逻辑结构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分别为资源层、业务层、应用层,其主要分析如下:

  1. 资源层

  针对资源层来说,其中包括的所有共享资源库主要就是为整个平台提供一些相关图书信息,并且是整个系统运行管理的信息储存中心,同时也是整个平台的信息承载着,为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平台的构建,提供了一些应用服务资源。资源层主要就是借助了WEB的服务机制,根据WSDL,达成了图书信息管理中心相关信息的统一与封装,同时利用相应的服务接口,向业务层进行统一的发布,为读者提供共享与应用服务。

  2.业务层

  针对业务层来说,其主要是在松散耦合平台框架的基础上,展开动态加载,并且开展服务项目的运行过程,比如,各部门应用服务接入、信息资源库共享、信息中心办公自动化等,所以,可以将业务层看成是体现个性化服务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面向读者的终极层面。业务层主要是借助服务控制接口,利用消息逻辑方式达成对资源层控制单元的调度与管理,并且为应用层提供相应服务配置、服务匹配、平台管理、UDDI注册等多种服务。

  3.应用层

  针对应用层来说,其是整个服务平台的最上层,同时也是此服务平台的消费者,应用层主要包括读者服务,以及有关业务部门终端服务,并且在此基础上,构建各种应用服务。除此之外,应用层还可以为平台开发、平台评估、异地协同制造等工作提供支持。

  (二)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平台运用

  以自助式图书资源检索借阅服务为例,对某高校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平台运用展开相关的分析,此校图书馆主要分布在市区的两个校区内,并且和省内其他高校图书馆之间均存在着一定的业务联系,利用图书馆信息平台,在校本部图书馆和分部图书馆之间利用WEB Service技术提供个性化服务,选用XML展开数据交换,保证服务提供的可靠性。原来读者在查询图书馆数目的时候,需要登录不同系统展开相关的查询,因为系统相对分散,浪费了读者的时间,并且无法对整个系统展开有效的查询与网上互借。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应用服务中开发WEB服务适配器,同时在分部WEB服务适配器端建立统一的身份认证,让所有读者均可以在一致的条件下完成相关操作,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数目查询,还可以进行网上互借,有效实现了个性化服务的全面运用。结束语

  总而言之,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平台信息结构具有开放性、分布性的特征,在运行的时候,需要利用可靠、高速的网络环境执行,其在时间与空间方面有所突破,使读者可以随时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在构建服务平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服务平台框架的设置,充分利用服务平台,促进服务平台运用价值的实现,保证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