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私人书信回归我们未来的生活散文(2)

时间:2021-08-31

  后来上海市卫生局革委会,中共中央组织部都来了复函,查无此人,我顿时感到了莫大的失望。(到2003年才知道外公1966年逝世。)

  1976年春节,我到南京市江浦县向阳公社伯父家过年,伯父的邻居有个高中毕业生名叫董开祥。他听说我识点字,年龄又差不多,就主动和我谈心,我们畅谈对未来的憧憬,眼前的生活境况,怎样为人处世,老家从哪里迁徙来的等。他是高中毕业生思路比我开阔得多,且热情好客,话语间表现出年轻人那种乐于助人的态度和追求上进的精神,让我留下了良好印象。

  后来我回家不久,他竟然给我写了一封长信,信中那热情关心的话语,娓娓动听的人世温情,让人为之感动的朋友情谊,读了让人倍感亲切舒服。我当时把信看了好几遍,好像是在喝甘醇的美酒,细细地品尝回味无穷。

  那时我正处于对生活无望的境地,生产队参加劳动每天几分工分,一年挣不到100元,十年也盖不成房,20年也成不了家,30年可能还是光棍一条。还要起早贪黑、忍饥挨饿,连蔬菜都吃不周全,这样的话,孤独的一生有啥意思?不如早点结束一生了事!

  此时的一封来信,它犹如在冬天里遇到了火把,黑夜里见到了曙光,它增强了我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到村里的小学当上了民办教师,在工作中我也喜欢上了写信。

  后来我也想写信安慰别人,冒昧地向编辑部写信,咨询写作投稿,写信报名参加了《未来作家》的函授学习,还向老教师专家们写信恳请指导帮助。特别乐意为村里人写“家信”,人家说一句谢意的话心里别提有多高兴,我渐渐地觉得写信是一件光荣与自豪的事。

  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我也很重视教学生们学习写书信、写日记。几十年的这种教学实践证明,它对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写作水平很有好处,尤其是对训练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层次性、总体性都很有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