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失恋儿子的一封信(2)

时间:2021-08-31

  给失恋儿子的一封信二

  儿子:

  我不知道你们这一带代少年是否读过《少年维特的烦恼》。23岁的歌德爱上了一个已经订婚的少女,带给他极深的痛苦。痛苦转化为文字艺术,他的痛苦得到升华,可是其他的年轻人,紧紧抱着他的书,穿上“维特式”的衣服,纷纷去自杀了。亲爱的儿子,我们自己心里的痛苦不会因为这个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变得微不足道;它对别人也许微不足道,对我们自己,每一次痛苦都是绝对的,真实的,很重大,很痛的,经历过的人不能体会,没有经历过的人更不能体会。

  歌德这样描写少年维特:向天空他追求最美的星辰/向地上他向往所有的欲望……16岁,我觉得正是天上星辰和地上欲望交织、甜美和痛苦混乱重叠的时候。你的手足无措,亲爱的,做母亲的我都经历过。

  所以,我要告诉你什么呢?

  歌德在维拉兹小城第一次见到夏绿蒂,一个清纯静美的少女,一身飘飘的白衣白裙,胸前别着粉红色的蝴蝶结,令他倾倒。为了取悦夏绿蒂,他驾马车走了十公里的路,去给夏绿蒂一个生病的女友送一个橘子。爱而不能爱,或者爱而得不到爱,少年歌德的痛苦,你现在是否更有体会了呢?

  可是我想说的是,传说40年后,名满天下的歌德在魏玛见到了夏绿蒂,她已经变成一个身材粗壮而形容憔悴的的老妇。而在此之前,歌德不断地恋爱,不断地失恋,不断地创作。23岁初恋时那当下的痛苦,若把人生镜头拉长来看,就不那么绝对了。

  你是否也能想像:在你遇到将来终身伴侣之前,你恐怕要恋爱10次,受伤20次?所以,每一次的受伤,就在人生的课表上打一个对勾,面对下一堂人生的必修课。歌德所做的,大概是除了打勾之外,还坐下来写心得报告(反省日记)——所有的作品,难道不是他人生的作业?从少年期的“维特的烦恼”到老年期的“浮士德”,都是他痛苦的沉思,痛苦的倾诉?

  你应该跟这个你喜欢的女孩子坦白或者遮掩自己的感情?我大概不必告诉你,想必你亦不期待我告诉你。我愿意和你分享的是我自己的“心得报告”,那就是,人生像一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可是,我不能不意识到,我的任何话,一定都是废话。因为清纯静美,白衣白裙,别上一朵粉红的蝴蝶结——谁抵挡得住“美”的袭击(更准确的说是“陷阱”)?对美的迷恋可以打败任何智者自以为是的心得报告,摧毁人的理智而陷入情感的泥沼不能自拔。(女人容易被情所诱惑,男人容易被色所诱惑。)

  我只能看着你跌倒,只能希望你会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希望阳光照过来,照亮你深藏的痛苦和忧伤,照亮你眼前看不见尽头的漫漫长路。

  这就是一个妈妈的最大愿望……

  爱你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