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局年度工作总结及次年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1-08-31

  20xx年,我局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体发展道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贯穿到文体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覆盖我区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着力提高公共文体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推动重点文化体育产业的振兴,在资源整合、做大做强上下工夫,大力加强文体人才培养,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文体人才队伍。

文体局年度工作总结及次年工作思路范文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1、推出“零点周末讲坛”系列讲座活动。为了充分发挥公益性文化阵地的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免费开放政策实施后的延伸服务项目,增添更加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和手段,更好地满足我区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我局自8月份起推出面向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军队和社区农村群众的公益性免费讲座——“零点周末讲坛”。讲座每两周举办一期,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五期讲座,内容涉及国学、书法、绘画、养生保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力求达到普及知识、人文教育、言行示范、引导人生等方面的目的,受到各界群众的普遍欢迎。

  2、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8月18日,我区文化馆、区文艺演出管理站联合福州唐颂寿山石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福州金帆艺术团在中国寿山石交易中心成功举办了“中国梦·国石情”公益音乐会,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我局积极参与省文化厅于9月15日在我区鼓山镇前屿村开展的首场“情系八闽——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确保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得到了省文化厅的充分肯定;举办了两期共10次的群众性广场舞培训,参训人员达到500多人次,提高了我区基层群众的舞蹈水平;自7月份起,我局全力投入区第四届运动会开幕式文艺表演的策划、编排、预演工作,既厉行节约,又力求突出我区特色,努力达到简单而热烈的表演效果。

  3、提高图书资源管理利用水平。完成了晋安区图书信息资源中心和首批15家社区电子图书阅览室的建设工作;加强我区“农家书屋”长效管理,建章立制,建立书屋日常巡查制度,把书屋建设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着力提高书屋管理员的业务素质,举办了“晋安区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班”;9月28日,我区在图书馆举办第七届“书香八闽”读书月的启动仪式,掀起了我区全民读书活动新高潮;今年区图书馆增购书架54个,订购新书约1万7千多册,订阅报刊杂志225 种,新办图书借阅卡53张,使馆藏图书布局更为合理;图书馆做到周六、周日全天开放,目前为止接待各类读者约1万5千多人次。

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传统文化。

  1、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推介工作。20xx年,我局在“晋安区图书信息资源中心”网络平台专设了“非遗交流展示区”。该展示区成为我区非遗成果展示、理论研讨、信息发布、活动联络的有效载体,进一步宣传和推动我区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与国家非遗中心、福建省图书馆签订合作协议,争取40万资金,创建了“福建寿山石文化记忆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双向共赢,推进我区非遗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工作;海峡寿山石文化研究院与福州掌上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寿山国石手机客户端微营销平台建立站点”发布寿山石雕刻名家和艺术名家个人信息、作品文字和图片,进行宣传推介活动;我局和省图汽车图书馆合作,在我辖区机关院校、企事业单位、社区农村、军营景区等场所,开展 “晋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系列展示”活动,目前已开展了8场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整合发挥海峡文化研究院与中国寿山石交易中心的优势,根据中国寿山石交易中心申请,经我局研究并报区委宣传部和研究院主要领导同意,已将“海峡寿山石文化研究院”挂牌寿山石交易中心,形成宣传推介寿山石文化的整体合力;8月份,我局组织西园软木画和象园木根雕作品和传承人参加海峡青年节展览展示活动,还组织象园木根雕协会开展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

  2、加强文物日常保护监管工作。3月1日,我局主要领导带领有关人员实地查看横屿组团项目涉及的7处文物保护单位,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求立即整改,保证了文物保护单位安全;我局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对出现险情的抗日战争烈士墓、林聪彝墓等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局部抢修;经过几年的辛勤工作,我区发布了《福州市晋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的通知》(榕晋政综[20xx]22号)文件,这是官方发布的我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正式数据;6月初,为了更好地保护鼓岭文物资源,按照市领导的指示以及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局承担了夯实、提升鼓岭别墅文化内涵的工作任务,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之中;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是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部分)之后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又一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我区于7月5日成立了晋安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我局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福州市晋安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为科学、规范、高质量地完成我区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10月初,经过前期的周密部署,区普查办对辖区内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下发了400多份可移动文物的摸底调查表,要求有关单位如实填报,紧密配合,目前该项工作正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展开。

三、以创建文明城市为推力,提升文化市场监管水平。

  1、认真做好省级文明城区和全国文明城市迎检工作。在区委、区政府领导和市业务主管部门指导下,做好网吧和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整治工作。认真制定迎检工作方案,精心选点备点,安排迎检路线,采取了局领导班子成员分片负责和局机关干部包网吧负责的责任制,把迎检各项工作做细做实,从而确保了我局监管对象顺利通过5月份省检和8月份国检,为我区、我市创建工作做出了贡献。

  2、全面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通过采取片长包片负责制和执法大队面上巡查相结合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切实加强对娱乐场所、电子游戏厅、动漫城等社会文化场所的管理;开展网吧专项整治和星级评估活动,充分发挥文化市场协会和网吧社会监督员的作用,进一步整顿规范文化市场;执法人员加强对文化市场法律法规及其他行政法规的学习,动员执法人员参加政策法规执法考试,抽调业务骨干参加市支队组织的技能大比武竞赛,获得了参赛个人三等奖的优异成绩;据不完全统计, 1-10月份共出动执法人员3779人次,车辆945辆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单位(场所)1819家次,现场发现并纠正不规范经营行为620次,发出整改通知书15份,办理“12345”投诉件32件,配合工商、公安部门捣毁黑网吧3家,处罚违规经营场所5家,罚款1.9万元,促进了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3、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活动。一是认真贯彻执行。我局认真贯彻落实20xx年“扫黄打非”行动方案,按照省、市扫黄办的统一部署,始终将“扫黄打非”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日常工作抓紧抓好,定期不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巡查夜市。二是打击力度不减。“深入开展净网、清源专项行动”,不断加大对盗版音像、书籍、淫秽、政治性出版物的打击力度,认真开展校园周边音像图书市场及教辅材料专项整治行动,切实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据不完全统计, 1-10月份共捣毁游商、地摊35个,查缴非法出版物8495册,盗版音像制品5750张(盘)。三是持续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目前,我区平原三镇三街已有59个社区完成“扫黄打非”进基层任务,开设宣传栏171期,聘请了“扫黄打非”义务监督员105名,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基层参与监督的工作机制,确保了今年中央“扫黄办”多次暗访我区出版物市场不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