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年度综治平安建设工作总结范文(2)

时间:2021-08-31

二、层层签订综治目标责任书、责任状。

  (一)、乡党委政府签发综治年度责任书,至各村委会及乡直机关单位。

  (二)、各村委会与各村小组签订了综治责任状。

  (三)、学校与各村学校签订了安全责任状。

  (四)、学校与本校各班级签定了安全责任状。同时实行纵向到底责任到人,形成了治安综治工作人人有责的工作精神。

三、认真组织了综治工作定期与不定期的督查活动

  采取“听、查、看、议”等方式严格检查,把治安综治工作检查与经济建设、党建工作一起与责任人补贴奖金挂钩,做到奖勤罚懒,调动工作积极性。

四、坚持三项制度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

  坚持领导干部挂片,综治成员单位包村包组的综治挂点帮扶工作制度,全乡综治工作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制。乡班子成员联系村,综治成员单位包村包组,做到各负其责,形成了乡村(单位)组三级都有专人负责社会治安工作的责任体系。有效促进了治安综治工作的责任落实,实现了基层综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的好势头。

  (二)坚持了治安形势分析例会和情况通报讲评制度。

  (三)坚持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实行分级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因管理不善,制度不严、防范不实、 工作不力致使本村、本单位发生重大问题的;坚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一把手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并实行保证金激励制度。

五、构建三个网络,多体位夯实了综治基层基础。

  (一)构建综治网络。首先是组建五支队伍,由乡挂村包组干部,村两套班子干部和村名小组长组成的综治队伍,他们在负责收集汇总报送治安信息的同时,结合各时期阶段综合工作重点,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行森林防火、计划生育和禁赌等法制宣传教育,深受群众好评。随着乡和谐联创中心,创建平安和创建全国综治先进县的活动全面展开,有效推动推动了全乡各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向前发展。同时为提高法制宣传实效。近几年来,在中小学开展了“带法回家”“大手牵小手”活动,让中小学生把农村法律知识宣传材料带回家长。使广大学生直接受到法制教育。乡司法所、派出所和学校结对共建,定期到学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讲座。通过一系列法制宣传讲座活动,使广大学生提高了学法守法的自觉性。

  (二)完善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首先是建立健全了乡村两级矛盾纠纷排查机构,做到一般性纠纷由乡挂点包村干部协助村里调处。调处结果上报乡综治办备案。村无法解决的矛盾交乡调委会调处。重大矛盾纠纷实行挂牌督办,专门成立工作组协调解决。基本做到了把矛盾解决在当地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有效地处置了一些群体性上访事件。据统计全年共排查调处各类纠纷10起,调处成功率100%。

  (三)强化治安防范网络,乡村成立了治安巡防队、看楼护院护村队,治安志愿者队等五支队伍。重大节假日和防汛防火及非常时期,坚持组织好巡查值班,森林防火重要时期,各村还聘请了打更员开展巡回宣传防火禁令等。

六、高度重视四项工作,提高综治工作整体水平。

  (一)着力解决治安管理的突出问题。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保持严打态势。今年重点开展了刑事在逃案犯、整治农村赌博、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取得了较好效果,上半年追捕在逃案犯2 名,处理群众参与赌博人员10 人次;批评教育扰乱校园环境秩序人员6 人次。

  (二)扎实推进建设“平安”活动,根据县委、县政府“和谐新干”和巩固全国综治先进县的工作部署,已经完善了建设实施方案,并实施了各项规划,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切实加强了机构队伍建设,乡村两级成立了综治委治保会、调解会,乡设有综治办,综治委主任由乡党委书记担任;综治委第一副主任由乡政府乡长担任;综治办主任由乡党委副书记担任;村综治调解主任、均为专职且已全部进入村班子。有力地提高了综治治保队伍整体素质。同时,乡采取以会代训专题讲座形式,举办短期培训班,对村级治保调解主任等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了综治治保干部的整治业务素质,增强了事业心和“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的责任意识,治保调解主任津贴均按规定得到落实。

  (四)注重协调各方力量,促进形成整体工作合力

  明确各综治成员单位的职责,在工作中发挥各自职能优势,既各负其责又协调配合。凡涉及哪个部门的问题就由哪个部门解决,属于多个部门解决的问题,由乡综治委协调解决,每季召开综治委成员例会一次,每月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中小学均备配了法制副校长。同时加强了流动人口管理,成立了刑事解决人员帮教领导小组并实行“一帮一”教育转化工作,实现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为零的目标。

  (五)为了隆重纪念《两个决定》颁布27周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集中宣传活动。大力开展了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今年以来,全乡共举办反邪教相关知识人员培训班两次,参训人员共180多人次。通过办班培训,提高了干部思想意识和相关知识水平,以此同时,抓了“六五”普法宣传培训工作,全年共办普法培训班两次,参训人员共300多人次,通过法律培训讲座有力地提高了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学法守法的自觉性。

存在不足和建议:

  1、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可用财力减少,综治工作人员经济待遇得不到有效落实。

  2、村级治保调解主任正常待遇落实面临困难。为此,请求县综治委XX县财政预以统筹考虑解决。

  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治安综治工作面临更大挑战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基层治安综治工作硬件设施不足,经费紧缺,请求上级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新的一年里,我们的综治工作将要在上级综治委的重视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力促进社会政治稳定,切实抓好各类矛盾排查和化解,积极维护治安稳定,着力提高消防安全水平,努力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全面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促进经济更快发展,政治更加稳定,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安康。

  为有效预防、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及时把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我局结合工作实际,坚持把行政调解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积极探索,创新调解思路和工作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矛盾纠纷在行政调解中得到充分的化解。一、加强行政调解工作的组织领导

  年初,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和充实了“xx县民政局行政调解工作领导小组”,xxxxxxxxx成员略。

二、不断健全行政调解工作体系

  (一)构建岗位责任体系。将行政调解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根据业务性质,进一步明确局行政调解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业务股室和乡镇民政所的主要职责、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同考核、同奖惩,形成“一把手”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三联责任体系。

  (二)构建组织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行政调解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局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行政调解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协调解决行政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坚持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制度,坚持开展大接访大下访活动,及时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建立协调联动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和效力衔接机制,加强与县级部门、乡镇的协调配合;建立行政调解工作管理机制,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相关工作。

  (三)构建信息网络体系。健全了覆盖县局机关各股室、下属事业单位、乡镇民政所和村(社区)的民政行政调解组织网络,县局机关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建立了民政系统行政调解、维稳调解员队伍,建立了工作台账。同时,加强对行政调解、信访调解员队伍的教育、培训、管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四)构建宣传教育体系。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广播、电视、标语、板报、文艺演出、街头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民政系统政策、规定,使人民群众对民政系统的内容和程序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积极引导人民群众依靠行政调解途径解决争议纠纷。

  截至目前,我局共处理群众各类信访300余件,其中,市级以上民政部门转办件9件,县委、县政府、县群工局等转办件48件,直接来访305人次。信访答复率达100%,办结率达100%。全年无一起行政复议件。

三、不断丰富行政调解工作模式

  (一)坚持干部作风转变与行政调解相结合。根据党中央、省、市xx县委关于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的有关要求,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将干部队伍转变作风与行政调解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做好行政调解的工作方法。

  (二)坚持民政业务工作与行政调解相结合。研究分析全局调解重点,针对民政职能,把灾后恢复重建、旧城拆迁和城市建设、婚姻办证窗口、行政审批、优抚、救助、社区建设等作为行政调解工作重点。

  (三)坚持首问责任制与行政调解相结合。进一步建立健全首问责任制,每天指定专人在办证窗口对前来办事的群众进行政策法规宣传,设立咨询点。

  (四)坚持落实责任与行政调解相结合。建立行政调解组织,明确责任,将行政调整工作落实与股室业务工作推进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

  (五)坚持为群众排忧解难与行政调解相结合。对生活困难的群众,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切实解决好他们生活上遇到的困难。

  (六)坚持维护社会稳定与行政调整相结合。进一步加大复退军人稳控工作力度,深入排查,随时掌握动态,完善应急预案,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并针对重点对象采取“一对一”和“结对子,交朋友”的方法,对参与上访人员耐心细致做好教育疏导工作,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