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年度年工作总结优秀范文(6)

时间:2021-08-31

七、党的执政能力持续增强

  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全面铺开,成为全区亮点。深化和完善“大纪检”惩防体系,将“大纪检”体系向企业延伸。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作风。

年工作思路

  2019年我们总的发展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加强城市管理,办好民生实事,以更大的气魄、更高的智慧、更强的执行力,充分挖掘展现现代城市的核心价值,打造我区现代化程度最高、城市最靓丽、市场最活跃的中心城区。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工作重点,全面完成各项中心工作

  奇槎片区改造要完成片区企业的搬迁,确定土地的合作开发模式,完成土地收储和片区的国际竞赛规划。澜石片区改造要完成西片区(汾江路以西)的拆迁,安置房要全面开工建设。要做好季华路沿线的景观提升工作,推进王府商城、宏宇总部大厦等项目的建设。

二、大力发展都市型产业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打造家具、不锈钢、陶瓷和家居装饰等为一体的泛家居产业,建立泛家居产业联盟。培育发展健康医药产业。建设陶醉文化街区,发展陶文化产业。抓好澜石不锈钢总部大厦等总部项目建设,推动传统产业向总部、创意、研发、商贸、会展转型升级。

三、规范农村管理,打开农村新空间

  以村委会换届为契机,对村干部进行培训,转变农村发展思路。对农村土地开发实行统一的整合、规划和招商,引进优质的都市型产业项目。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依托,规范农村的管理。

四、建管并重,提升城市价值

  将城市升级与城市经济、城市管理相结合,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抓好景观提升项目的建设,推进水环境整治,做好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继续巩固提升“创文”成果,确保验收通过。

五、增强民生意识,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大财政投入,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加强“健康村(居)”创建工作。落实“平安创建”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等工作。加快农贸市场升级。

六、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执政能力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解决“四风”突出问题。规范村级组织运作。以党建带动发展,助推农村拓展新空间。

  2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佛高区禅管委、张槎街道紧紧抓住打造“强中心”禅西产业新城的历史新机遇,立足 “产城共融,村镇共荣”的发展主线,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城市品质持续优化,社会民生显著改善。

  全年实现gdp304。65亿元,同比增长10。5%;工业总产值1038。39亿元,同比增长14。4%;固定资产投资105。87亿元,同比增长 11。4%;实际外资直接投资7512万美元,增长18。5%;税收总额35。01亿元,增长17。5%,其中国税20。76亿元,同比增长13。9%;地税14。24亿元,同比增长23。2%。其中,gdp、工业总产值、实际外资直接投资、税收等四项主要经济指标本年增幅居全区之首。

一、以主题园区为抓手,促产业业态转型升级

  (一)重点打造“四城一基地”,五大产业初具规模

  1、数字城——电子信息产业。积极打造禅西大道南北沿线信息产业带,目前已形成集产品生产、电子交易服务、云平台支撑为一体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先后引入美国上市的“世纪互联”、中国上市的“鹏博士”以及广东广播电视网络公司云计算数据中心,加快“云计算”业态集聚。华南电源创新科技园以节能高效、保障信息安全为目标,做大做强ups等电源产业;新媒体园引进电商企业超100家;创意产业园成功进驻电商企业298家,目前正在打造5000㎡电商大楼,信息产业园区招商进展顺利。整合400亩单层旧物业,与国内顶尖上市公司合作,引进广东省化工电子交易平台项目,信息产业链条加快构建。

  2、装备城——高端装备制造业。坚定做可上楼的制造业,华南电源创新科技园仅用10个月就实现一期10万㎡厂房建设封顶和14万㎡旧厂房改造,成为中国电源学会首个园区副理事长单位,国内电源行业龙头上市企业——厦门科华在内的33家专业电源企业强势进驻;欧洲工业园a区59亩建设完成;b区总部大楼8万㎡全部封顶,c区10月底完成一期13万㎡厂房建设封顶,引进安德里茨自动化中心、西门子等覆盖欧洲9个国家的13个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并成为国家级中欧成套设备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培育单位。

  3、商务城——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培育发展总部经济、商贸会展、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智慧新城年底全面封顶,包括格力电器、渤海银行、佛山农商行总部等 150多家优质企业进驻;由街道青年公寓旧有物业改建而成的新媒体产业园一期改造完成,引入优质企业170多家。社会投资的创意产业园引进服务类企业达 640多家。

  4、时尚城——传统针织产业。努力提升传统针织产业,引进佛山时尚产业园、童梦天下、西城2。3国际纺织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加快传统针织服装产业向研发设计、电子交易、网络营销等高端环节转型升级。加大针织行业人才培养,组团参加在福建举办的“张槎针织服装品牌战略高级培训班”;组织企业家子女(创二代)参观考察主题产业园区,传输品牌、技术引领产业升级思想。组织龙头企业参加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理事会,获得t恤衫分会特约副会长单位,37家企业集体亮相 2018年上海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张槎针织组团再次擦亮区域品牌。

  5、服务外包基地——生物医药业。引入“服务外包”新业态,通过“补链”方式大力发展新药研发服务外包、生物试剂、精密医疗器械等生物医药产业,先后引入美国 “中西达一”、上市公司“迪安诊断”、中德美联dna检测中心、华美众源、雅博士口腔医疗器械产业园等优质项目,“张槎药谷”初具雏形。

  (二)技术创新与培训并重,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向高端发展,27个企业项目获省级以上科技计划支持,73个企业项目通过研发费税前抵扣技术鉴定。市光法雷奥公司筹建全球第二大汽车照明研发中心、国星光电打造全市最大led研发中心、华南精密制造技术研究开发院全国首创机器人陶瓷自动生产线和检测线,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建立政校企合作方式,以“订单式”模式培养产业工人,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用工“无缝对接”。全年实现15间企业增资扩产,总投资额11。27亿元,同比增长28。1%,企业技改投资4。3亿元,同比增长9。2%。